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4-09-23 瀏覽:2356次
9月20日晚上,由滁州市委宣傳部、滁州市文廣新局主辦,滁州市文化館、安徽中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夢.出彩滁州人”人民廣場周周演活動九月“園丁放歌篇”最后一場比賽即第五場月賽在人民廣場凹形舞臺準時開賽。市文化館館長鄭德泉觀看了比賽。
參加月賽的代表隊原則上是前三場周賽的冠、亞、季軍,另有剛從合肥參加“安徽省群星獎合唱決賽”歸來的滁州學院音樂學院學生帶來一首無伴奏男聲小合唱《鳳陽花鼓》直接參賽。經過激烈的角逐和兩輪緊張的投票程序后,主持人當場宣布最終結果:市老年大學代表隊表演的情景舞《好朋友》、花鼓燈《俏蘭花》和皖東舞蹈學校的拉丁舞《魅》獲得前三名。
滁州市老年大學創辦于1995年,創辦不久便成立了老年大學藝術團。10多年來,市老年大學藝術團的中、老年藝術家們和文藝愛好者懷著滿腔熱情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創作、編排了許多高質量的優秀節目,在參加省內外大型比賽和演出中頻頻獲獎,并多次應邀前往部隊、學校、街道和企事業單位進行慰問演出,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認可。這次老年大學男女學員的兩個節目分別獲得周周演月賽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既體現了老年大學藝術團整體實力較高,也體現出我市老年市民幸福而多彩的晚年生活。
最后上場的是皖東舞蹈學校的6對男女學員。他們繼續了上周六周賽時在凹形舞臺刮起的拉丁舞旋風,再一次展示了拉丁舞《魅》的魅力。其摩登和激情表演贏得了現場年輕觀眾一浪高過一浪的掌聲和歡呼聲,最終他們和老年大學的爺爺奶奶、大伯大嬸們攜手挺進年度決賽。滁州學院音樂學院學生代表隊以一首無伴奏男聲小合唱《鳳陽花鼓》直接參賽。無伴奏合唱起源于中世紀的歐洲,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它是一種不用樂器伴奏,而以純人聲清唱的形式唱出原創或改編音樂的演唱形式。滁州學院學生們的演唱充分發揮了男性不同聲部、聲區和音色的表現力,并在整體上保持了協調的音質和格調的統一,受到部分評委的青睞,最終名列第四。其他參賽選手也有不同程度的優秀表現。
比賽結束后,市文化館館長鄭德泉上臺為獲獎選手或代表頒發獎品和榮譽證書。獲獎選手和代表隊不僅現場分別獲得價值2000元的獎品,同時還取得十月份參加年度決賽的參賽資格。至此,“中國夢.出彩滁州人”人民廣場周周演活動九月“園丁放歌篇”四場比賽劃上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