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小姨子在线观看|女生扒开屁股让男的桶|亲嘴扒胸摸屁股免费视频日本网站|国产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公共服務 > 文化視窗

滁州市文化事業發展調研報告

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7-11-10 11:53:36 瀏覽:2694次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全面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現匯報如下:

一、 近年來發展成果

近年來,全市文廣新系統全力沖刺全省第一方陣,在省政府目標績效考核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由2013、2014年的第7位、第13位,上升到2015年、2016年的第5位、第3位。

(一)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強化

認真學習貫徹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講看齊、見行動”學習討論,廣大黨員干部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認識不斷深化,“四個意識”不斷增強。系統各級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發揮。制定落實“兩個責任”實施意見、責任清單,建立健全會議定期研究、重大項目重點資金監督檢查以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約談等制度機制。堅持將黨風廉政建設列入重要日程,做到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強化廉政紀律學習教育,堅持不懈抓“四風”,扎實開展“4+5”專項整治,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務,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二)文廣新事業、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一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果顯著。加快市縣文化場館建設,市博物館、市文化館新館、市非遺展館建成開放,市圖書館新館主體完工預計2018年對外開放。2013年以來,共建成開放了15個縣級文化場館。積極推進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2015年起,每年重點建設10個農民文化樂園、10個市民文化樂園、10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已新建開放112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工程,我市首創的市民文化樂園試點建設被評為全省宣傳文化工作創新案例。天長市、明光市、南譙區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市、區)。創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探索服務主體和服務方式多元化新模式,“滁州市圖書館新館全館服務外包”的創新做法,《中國文化報》作了專題報道。強力推進文化民生工程,全市公共文化館站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2013年以來,通過政府采購農村文化演出6614場,在農村免費放映電影63292場,為全市1029個農家書屋補充更新出版物超過50萬件。開展文化扶貧工作,2017年按照“七個一”標準在5個貧困村建成農民文化樂園。

二是文藝創作展演活躍出彩。一批作品進京、進省展演,一批作品獲得省“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其中,黃梅戲《孝行天下》榮獲安徽省第十三屆“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鳳陽花鼓《春風》亮相上海國際藝術節。《情滿小崗村》入選由中國文聯、中國曲協共同舉辦的大型晚會“向黨匯報——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優秀曲藝節目展演”。文化品牌常創常新。創新舉辦了第五、第六屆中國農民歌會,品牌影響力在全國進一步提升,先后獲得第十五屆“群星獎”和第四屆文化部創新獎特等獎。連續打造了四屆“中國夢·出彩滁州人”人民廣場周周演活動,成為滁城市民喜愛的特色群眾文化活動品牌。

三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實現突破。鳳陽明中都城遺址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大遺址公園,爭取國家文物專項資金1.25億元,各項建設工程正在有序推進。瑯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被評為第七批“國保”單位,爭取中央補助資金1152萬元,目前保護修繕工程正在實施。推進內城河改造中的文物修繕,上水關、廣惠橋維修已基本完成。2013年—2017年,配合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市政基礎建設,搶救性清理發掘了多處古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貴的文物和窯址。鳳陽縣、全椒縣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四是文化產業加快發展。2016年,滁州市8家文化企業、2個園區被命名為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入選數全省第二。“文化產業”在全省考核中排名第四。2017年全省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園區(基地)建設管理工作現場會在滁召開。我局和長城影視分獲2016年度省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業園區(基地)工作優秀單位和優秀園區(基地),在大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文化市場管理健康有序,五年來,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將12項行政審批服務項目下放到兩區辦理,對權責清單進行動態調整,制定對應的監管細則99項,規范文化市場事中事后監管,研究部署文化市場“雙隨機”抽查工作。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文化市場監管,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抓住重要時段、重要領域開展文化市場專項整治。加快文化市場管理信息化建設,啟用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

五是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工作創新創優。

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豐碩,2013年在全省率先完成縣級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查辦重大案件,4次受國家版權局表彰。2015年以來創新打造農家書屋“兩創兩培”提升工程成為全省樣板,2015至2016連續兩年考核全省第一。全民閱讀工作全面推進,連續三年參加全省讀書演講大獎賽獲得二等獎和優秀節目獎,我局2次榮獲優秀組織獎。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進度排名前列,目前全市已開通64006戶。強化廣播影視監督管理,圓滿完成十九大、“兩會”等歷次重要保障期間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任務。2016年滁州市廣播影視工作在全省考核排名第一。榮獲2016全國廣播影視統計工作先進集體。

(三)五年來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或試點(示范)情況

2014年度,獲得國家級表彰:

1、農家書屋建設工作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批示肯定。

2、在《國家版權局關于獎勵2013年度查處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及有功個人的決定》(國版函〔2014〕5號)中,天長市滕長雪等侵犯著作權案和定遠縣“劉斌”侵犯著作權案分獲有功單位一等獎、二等獎。

2015年度,獲得國家級表彰:

1、在《文化部關于表彰2014年“文化志愿服務推進年”優秀典型的通報》中,有一名同志獲得“優秀文化志愿者”稱號。

2、在《關于獎勵2014年度查處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及個人的決定》(國版函〔2015〕8號)中,“999寶藏網”侵權案件獲得有功單位一等獎

2016年度,獲得國家級表彰:

1、在《關于獎勵2015年度查處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和個人的決定》(國版函〔2016〕4號)中,“失零道人”侵犯著作權案獲得有功單位二等獎。

2、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對2016年新聞出版統計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予以表揚的通報》(新廣出函〔2016〕375號)中,有一名同志獲得先進個人稱號

3、由我局編創的鳳陽花鼓《情滿小崗》被中國曲藝家協會評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優秀曲藝節目(榮譽證書)。

省級試點(示范)情況:

天長市獲首批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試點。

2017年度,獲得國家級表彰: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表揚2016年度基層廣播影視統計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的通報》(新廣發〔2017〕155號)中,我局獲得2016全國廣播影視統計工作先進集體。

二、存在的問題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主要表現在:

1、文化設施不達標。目前,我市圖書館新館尚未建成開放,市本級文化設施仍需加快推進。基層特別是農村和社區文化設施還不夠完善。

2、政府對文化建設的投入不足。各級政府對文化建設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偏低,投入偏低導致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滯后和文化活動缺少經費保障,已成為社會事業短板。

3、文化產業不優。目前我市文化產業集約程度還比較低,缺少帶動力強的龍頭骨干,規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比較少。文化產業主要集中在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文化藝術服務、文化創意、數字出版、動漫游戲等核心文化產業占比較少,文化與旅游、文化與金融、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深度還不夠。

4、文化隊伍不強。由于地改市等原因,市本級文化場館編制、人員偏少,是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三館編制共有31人(合肥、蚌埠、馬鞍山等市三館總編制都在100人左右),目前還存在缺編。文化領域專業人才缺乏,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文化創意方面的高端人才更加匱乏。

三、下一步重點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一)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1、全面加強黨建工作。重點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堅持黨組帶頭,以上率下,通過理論中心組學習、專題討論培訓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省委三十條和市委二十六條要求。有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挺紀在前,抓早抓小,抓常抓細。鞏固、拓展專項整治成果,加強廉政文化和廉政教育,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二)加快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2、推進重點文化設施建設。推進市圖書館新館建成開放,鳳陽縣大劇院和文化藝術中心加快建設,天長市大劇院和文化藝術中心開工建設,全椒縣博物館開工,明光市博物館開館。

3、推進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深入開展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五年行動,在行政村建設10個省級農民文化樂園。在城市社區建設10個市民文化樂園。在鄉鎮(街道)建設10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4、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工程。高質量完成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等文化民生工程。組織開展好送戲、送電影下鄉及2018年春節系列文化活動(重點打造為期一個月的非遺宣傳月活動)。

5、抓好文藝創作展演。創新舉辦第七屆中國農民歌會(全國老年合唱節、全國歌舞展演和全市廣場舞大賽)、第五屆“中國夢•出彩滁州人”演出季活動、第七屆鄉鎮綜合文化站文藝調演、社區文化藝術節。組織開展第二屆全省群星獎的戲曲(小品)和曲藝門類的選拔。 

6、持續開展扶貧幫辦工作。深入貫徹《安徽省“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推進文化“四扶一加強”行動計劃,加強貧困村文化建設。

(三)著力創作生產優秀文藝作品

7、持續推進藝術創作。聚焦“中國夢”時代主題,圍繞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美麗鄉村、誠信廉政、滁州好人等現實題材,重點規劃、推出一批優秀作品并在城鄉巡演。完成全市戲曲資源普查,建立戲曲數據資源庫,舉辦優秀戲曲展演。

8、申報國家藝術基金。召開動員培訓會議,掌握申報程序,做好項目謀劃和選題設計,爭取多申報、多入選。

(四)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平

9、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重點工程。配合市規建委做好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創建相關工作。推進鳳陽明中都皇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做好摩崖石刻國保單位的修繕工作。做好章益、吳棠故居修繕工作。做好無梁殿、醉翁亭的國保申報工作。

10、提高非遺保護傳承水平。宣傳貫徹落實即將實施的《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在“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期間,開展全市民間花燈大賽、民間手工技藝大展。計劃建立10個市級傳習基地,資助二個縣級非遺展館建設,重點保護5個非遺項目,舉辦1期全市非遺保護培訓班,組織10場非遺進校園演出、授藝活動。

(五)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11、大力推進重點文產項目。推進明湖項目以及南譙區和全椒縣全域旅游試點工作。做好第六屆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申報后續工作。

12、加強文化市場監管。深化文化市場領域“放管服”,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創新執法監管方式,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和文化市場分級分類管理。部署加強重大節點和重要節日期間執法工作。加強文化市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文化市場黑名單管理制度。

13、進一步促進文化消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消費補貼等途徑,引導和支持各類文化企業開發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

(六)扎實推進新聞出版業健康發展

14、強化新聞出版版權管理。強化版權長效機制建設,鞏固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不斷擴大企業軟件正版化覆蓋范圍。加強監督檢查,嚴厲查處侵權盜版違法行為,突出辦理大案要案。強化印刷企業規范管理。

15、打造農家書屋全國典型。進一步鞏固、深化、擴大“兩創兩培”工作成果,推動書屋建設提標升級,進一步創新打造、做大做強滁州農家書屋新的工作品牌。

16、推進全民閱讀工作深入開展。健全完善縣、市、區全民閱讀工作協調機構,強化工作統領。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形成多方推動工作格局。切實發揮市、縣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服務中的主陣地作用,開展內容豐富的全民閱讀活動。

(七)開創廣播影視工作新局面

17、認真做好宣傳管理工作。精心組織黨的十九大相關宣傳報道,統籌做好新發展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和省市“兩會”等重大主題、重要會議、重大活動的宣傳報道。突出精品意識,加強優秀廣播電視節目評選,擇優推薦省級評選。

18、提升廣播影視公共服務水平。開展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高質量完成放映任務。大力推進市縣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強化廣播電視設施安全保護工作。

19、加強廣播影視行業監管。加強廣電市場管理,開展六項專項治理行動。加強“元旦春節”、“兩會”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工作,確保全年安全播出無事故。

版權所有:滁州市文化館 地址:滁州市瑯琊區清流中路1170號 電話:0550-3048773、3046691
郵編:239000 郵箱:[email protected] 技術支持:中天科技

皖ICP備1300579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