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黃玉才 發布時間:2015-05-14 瀏覽:2151次
南譙區近年來采取多種措施,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通過“壓擔子、讓位子、給票子、定調子”促使非遺工作邁上新臺階,去年這個區榮獲“安徽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該區一是通過宣傳媒體和文化館站培訓,有針對性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宣傳與輔導,使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二是組織區文化館專業人員深入基層開展田野調查,通過走訪民間老藝人并錄音錄像,挖掘第一手資料,整理出版《南譙民歌匯編》《非遺田野調查匯編.南譙卷》;三是加強硬件建設,目前全區建有非遺展覽中心1座、非遺傳習基地1所;四是把傳統民歌、民舞搬上舞臺,將新人新事、中國好人等時代元素融入其中,目前該區新編《南譙演唱》(第一輯)收入24個地方小戲,分發到全區所有的文化志愿者手中;五是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去年下半年以來,已先后在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滁州市第四小學兩次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將滁菊手工技藝、鳳陽花鼓引入課堂教學,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省非遺中心黃先有主任在考察南譙區非遺保護工作期間,對該區非遺保護傳承利用做出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