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8-02-26 16:37:17 瀏覽:557次
2月25日(正月初十),由市文廣新局主辦、市文化館協辦、安徽明光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贊助的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產品展示展銷會在花博園內展覽大廳隆重開幕。市文廣新局副局長郭俊杰、市局社文科科長王玉榮到場指導并參觀了展示會。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簡稱“非遺”)是我市一項新興的文化事業,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十六字方針的指導下,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非遺保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普查出非物質文化遺產15大類882項。經逐級申報,確定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項,省級24項,市級63項,縣級279項。全市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1人,省級20人,市級51人,縣級258人。
去年10月19日,滁州市人大常委會發布公告,自2018年元月1日起施行《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為貫徹落實該條例,在2月24日(正月初九)第七屆醉翁亭民間花燈表演大賽舉辦之際,我市舉行了滁州市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活動啟動儀式;2月25-27日(正月初十至初十二),我市又舉辦了為期3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產品展示展銷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展等一系列活動,藉此提高廣大群眾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的意識。
正月初十上午,花博園內熱鬧非凡。展覽大廳內,由各縣、市、區文廣新局精心制作的宣傳展板一字排開,重點介紹文化民生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及我市各地的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吸引了許多市民駐足觀看。展覽大廳內的展臺上,擺滿了馳名省內外、國內外的“非遺”產品,從瑯琊酥糖、南譙滁菊、天長的秦欄鹵鵝和甘露餅、來安的雷官板鴨、定遠的三和千張和池河雪片糕,到全椒管壩牛肉、酥笏牌、儒林根雕、鳳陽的鳳畫、剪紙等等,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前來參觀的市民們不僅可以免費品嘗,免費學習,還能以優惠價購得自己心儀的產品。為了活躍市場,提高市民興趣,今年主辦單位還特意邀請了合肥、黃山和宣城等兄弟市的非遺保護項目和傳承人前來參加展示展銷活動并現場示范,吸引許多市民駐足圍觀。
展示展銷會普及了“非遺”知識,豐富了節日內容,讓廣大市民增長見識的同時,實現了文化與市場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