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小姨子在线观看|女生扒开屁股让男的桶|亲嘴扒胸摸屁股免费视频日本网站|国产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 非遺動態

滁州市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扎實做好2021年非遺保護工作

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2-01-20 16:36:06 瀏覽:1484次

題圖.jpg

2021年,滁州市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秉承保護第一、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遺保護工作方針,結合工作實際,扎實有效開展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是項目申報擴容增量

認真做好市級非遺專項資金、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省級非遺項目和傳承基地申報推薦等工作。11月份,《關于公布第四批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滁文旅發〔202142號),9人新增為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月份,《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公布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的通知》(皖文旅發〔202176號),滁州機電工程學校(鳳陽鳳畫)、全椒縣江海小學(全椒民歌)等7家單位獲批;12月份,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鳳陽嗩吶、南譙民歌、滁州剪紙、馬崗燒傷療法等7個項目獲公示。

二是田野普查結出碩果

6月份,《滁州市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田野調查匯編》編撰完成。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始于20197月,是時隔十年后的又一次全面普查,對摸清家底、整理發掘非遺項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普查期間,各縣市區非遺保護工作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入田間地頭,共收集整理了256項田野調查資料,183個項目編入此書,全書約20萬字,圖片約60幅,內容豐富,記錄翔實。11月份,《守正創新 砥礪篤行——記滁州市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入選省非遺保護中心編輯出版的《非遺視界(第四卷)》。

三是研學活動創意創新

在“我們的節日”期間,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創新開展了一系列傳統文化研學活動,1月份舉辦“以國為潮·風云見曉”國風潮玩主題新年會,3月份舉辦“花草有情·紙落煙云”花朝節非遺研學活動,4月份在章益故居舉辦“和風曲水·春禊亭城”上巳節非遺研學活動,6月份舉辦“一粽尋味·一念安康”端午節非遺研學活動,9月份舉辦“拈花拜月·桂影連燈”中秋節非遺研學活動等,上述活動的舉辦分別得到了《中國文化報》、中國網、學習強國、文旅部網站、人民日報社人民數字、文旅中國、光明網、省文旅廳、《安徽日報》等各大媒體相繼轉載和報道。

四是線上線下精彩紛呈

承辦“匠心筑夢 頌歌獻黨”長三角傳統美術精品交流展,展出長三角地區150幅傳統美術作品,涵蓋了鳳畫、天官畫和各地剪紙、年畫、版畫、農民畫等類型,開幕儀式在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線上觀看人次達97.4萬人次,上線安徽畫廊網上展廳;“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承辦非遺線上直播推介活動,通過鳳凰安徽“風直播”和安徽公共文化云聯機網絡直播推介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10個項目,觀看人數32.8萬人次;拍攝《我們的節日·清明》《我們的節日·端午》《我們的節日·中秋》等多集微視頻,獲市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安徽文化云、文明滁州等多家轉載發布。

五是傳承傳播助力成長

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全年組織開展了“永遠跟黨走——非遺進校園”和第二期“大手拉小手”鳳畫傳承進校園活動共計20余場,開設了暑期少兒研學課27節,通過面對面交流和手把手教學,培養了小傳承人、讓優秀傳統文化深植青少年心田。

 

 

 

 

 

 

 

 

版權所有:滁州市文化館 地址:滁州市瑯琊區清流中路1170號 電話:0550-3048773、3046691
郵編:239000 郵箱:[email protected] 技術支持:中天科技

皖ICP備1300579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