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2-05-12 16:11:29 瀏覽:1416次
近年來,來安縣省級非遺項目洪山戲的發展態勢不斷向好,關注度不斷提高。洪山戲原創小戲《回鄉記》入選安徽省戲劇創作孵化項目。來安縣非遺保護中心多措并舉,不斷開創文化事業發展新局面。
一是鼓勵藝術創作,打造精品。既有“店小二”式的真情服務,也不忘“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努力為打造“文化來安”提供智力支持。堅持創作文藝精品,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突出來安地方特色,不斷豐富節目形式和種類,聚焦戲曲質量。為激勵洪山戲創作積極性,制定出臺《來安縣文化旅游業發展獎勵辦法》,對入選省、市的戲曲項目和參加省、市級以上平臺公演的文藝演出發放獎勵,提升民營院團創作積極性。近年來,復排了一批如《水紅菱》、《玉堂春·三堂會審》、《魏征斬龍》等一批傳統洪山戲曲目,同時還不斷結合時代特色、推陳出新,編創了一批如《初展藍圖》《侯靜波》《生日風波》《回鄉記》等現代題材的洪山戲劇目,推廣洪山戲的同時,提升來安文化品牌知名度。
二是厚植文化土壤,扎根基層。為培育廣大基層群眾聽戲、賞戲的文化氛圍,我縣將洪山戲作為加分項,鼓勵院團在“送戲進萬村”項目中編排、演出洪山戲劇目,為洪山戲扎根發展提供新契機。同時,我縣不斷通過政府購買形式,組織開展各類形式豐富的送戲演出服務,為群眾們提供越來越多的觀戲途徑,有效培育洪山戲繁衍發展的文化土壤。我縣2021年組織百戲獻禮——紅色主旋律優秀戲曲劇目“六進”巡演和優秀紅色劇目展演活動30余場,同時洪山戲入選安徽省瀕危劇種公益性演出采購項目,由省文化和旅游廳采購100場公益性演出在來安、天長、瑯琊、南譙等地演出,經過不斷的送戲服務,讓人民群眾感受洪山戲的獨特魅力,逐漸在本土培養、熏陶出新一批青少年戲迷,為洪山戲“向下扎根”提供強大助力。
三是強化宣傳力度,擴大影響。積極參加國家、省市的戲曲項目申報和對外交流活動提升“熱度”,擴大品牌影響力。2017年,洪山戲《劉胡蘭》選段—“粉身碎骨不低頭”參加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舉辦的稀有劇種(戲曲聲腔)展演。2020年,洪山戲現代革命戲《侯靜波》入選滁州市舞臺藝術創作孵化項目,獲三等獎;洪山戲《初展藍圖》成功入選安徽省第三屆安徽省群星獎,在蚌埠參加決賽;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選送的洪山折子戲《玉堂春·三堂會審》在昆山參加全國百戲盛典巡演。2021年,洪山戲入選安徽省“名家傳戲”項目;新創洪山戲《生日風波》滁州市舞臺藝術創作孵化項目,獲三等獎;洪山戲在2021年入選安徽省非遺傳承基地;來安縣德才洪揚戲劇團、滁州市眉潔演藝有限公司入選2019-2021年度省民營藝術“百佳院團”。2022年,洪山戲《回鄉記》入選安徽省戲劇創作孵化項目……洪山戲的身影不斷出現在近年來的國家、省市級專業文藝舞臺上,使得洪山戲的蓬勃發展邁入“快車道”,進入了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