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陽縣文廣新局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4-06-05 瀏覽:1943次
5月15日,第十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鳳陽縣鳳畫作者涂冬頎攜帶10余幅鳳畫精品、百余個精品花鼓(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小的花鼓),以展出作品和現場作畫的形式展示鳳陽鳳畫,鳳畫以其絢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和非遺制作體驗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鳳陽鳳畫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源于明初,流行于淮河中游及鳳陽地域的民間藝術,六百多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是對遠古圖騰的傳承與發展。鳳畫以它“蛇頭”、“龜背”、“鷹嘴”、“雞爪”、“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的獨特藝術造型,及富貴吉祥的形意、色彩艷麗的藝術形象受到大眾喜愛和推崇。畫法上,在吸取工筆花鳥畫勾線、敷色等傳統技法的基礎上,以龍鳳畫為主,兼蓄年畫的通俗畫風,繪畫紙張為宣紙,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民間藝術風格和陳式,其色彩講究鮮艷,而并不俗套,極富裝飾味,受到當地人們的普遍喜愛,并具有濃郁鄉土藝術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鳳畫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文博會的的展出中,鳳陽花鼓的鼓面都印有鳳畫,花鼓與鳳畫的“雙絕合璧”使得觀眾贊不絕口。
近年來,鳳陽縣積極加大對鳳畫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在全縣大、中、小學及老年大學建立鳳畫傳習基地10個,培養了大批鳳畫作者。自2012年起,鳳陽縣組織鳳畫作者精選鳳畫精品百余幅先后赴上海、南京、合肥等地展出,開展鳳陽鳳畫全國巡回展,擴大鳳陽鳳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目前,鳳陽鳳畫正在申報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