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2-05-18 14:19:24 瀏覽:7197次
南譙民歌曲調歡快、抒情、風趣, 歌唱勞動生產、愛情生活。1957年3月,南譙民歌手胡文亮、李傳江被安徽省選拔進京參加第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匯演,民歌唱到了京城懷仁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同年5月,胡文亮作為全國優秀青年歌手受到團中央的嘉獎。
南譙民歌地域文化特色鮮明,體現民風民情,生活氣息濃厚,許多民歌的名稱來自群眾熟悉的小動物。動物的特點構成了這些民歌的旋律和模擬的聲調,如:《小貓調》《慢趕?!贰哆^山鳥》等。南譙民歌優美清新,反映民風民俗,體現民眾善良、多情、淳樸的思想情感,如:《邀郎調》《姐在園里擠酸菜》《十把剪刀》等。南譙民歌演唱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形式,生動活潑,短小精悍,如:《夯就夯調》《胡子調》《楊二姐調》等民歌,演唱中巧妙地運用了歌唱般的說白和方言,詼諧風趣,耐人尋味。
2022年5月,南譙民歌被確定為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