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非遺保護中心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1-12-09 11:30:04 瀏覽:2007次
鳳陽淮河大鼓的前身為淮北大鼓,流行于鳳陽、懷遠、嘉山等地一帶。清代末,淮北大鼓流入鳳陽,當地民間藝人就在鼓樓等街巷擺攤說唱,較有名氣的藝人是胡永亮。
民國期間有鼓書藝人趙斜子、顧慶芳、傅青云等在府城、臨淮說唱《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羅通掃北》等書目。后五河縣藝人李金山、懷遠縣藝人陸煥豐等先后落戶鳳陽,收徒傳藝,說唱大鼓。五十年代,老藝人陸煥豐收鳳陽縣宮集鄉鼓書藝人孫多秀為徒,在淮北大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在唱腔上吸收泗州戲的停腔過板和花腔,以及鳳陽花鼓戲的“羊子腔”“翻十字”和民歌《說鳳陽》中的垛子連環句,豐富了大鼓藝術的表現形式,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流派。2021年,鳳陽淮河大鼓被確定為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