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4-12-05 17:01:48 瀏覽:218次
葛根來自于山林土壤之中,藥食同源,食用歷史悠久。《本草綱目》《肘后方》《傷寒論》《圣惠方》等醫學書籍均有提到葛根的藥用、食用方式。據《詩經·國風·周南·葛覃》記載:“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葛:即為葛根。幾千年前,先人用葛根制作各類產品,具有特殊的歷史及藥用食用價值。
在食物匱乏的年代里,葛根粉是大家喜愛的充饑食品。傳統的葛根加工更多是小家庭加工,使用家里的井水、水缸進行過濾沉淀,并用草木灰輔助干燥。現在的野生葛根粉加工技藝依然沿襲了一些傳統做法。施集野生葛根粉加工技藝已傳承4代,第三代傳承人王大五(王守兵)有家庭作坊(滁州市南譙區王大五食品加工廠)進行加工制作葛根粉,全程自來水加工,古法沉淀,專門建設有陽光房采取自然晾曬的傳統方式生產野生葛根粉。
葛根傳統加工的主要特征:挖掘的季節性,嚴格遵循自然規律,嚴格按照季節性采挖葛根;加工的精細性,把控重要時間節點,嚴格按照時效性加工葛根;制作的傳統性,傳承傳統多道工序,繼承先輩經驗的智慧做法。
葛根有“千年人參”的美譽。施集野生葛根粉加工技藝通過堅持古法技藝的傳承,保留傳統加工技藝,堅持采用野生葛根原料,保證野生葛根粉的純正、如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