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1-01-14 16:34:15 瀏覽:1710次
1、滁州市文化館總體情況
滁州市文化館位于清流中路1170號,共6層,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設有非遺展館、閱覽室、多功能廳、美術交流室、音樂教室、舞蹈教室、漢文化研學社等近20個免費開放活動室。目前文化館編制總數為11個,在職在編人數為9人,聘用人員2人,其中取得中級職稱人數2人,初級職稱7人。
近年來,滁州市文化館牢牢把握群眾文化這個本體,堅持基層文化建設常抓不懈,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紅紅火火。每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及廣場演出約60余場(次)。創建了“醉翁亭民間花燈表演大賽”、“出彩滁州人演出季”、“少兒研學體驗公益課”等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的滁州文化品牌項目。2015年,滁州市文化館被文化部評為國家一級文化館,去年4月被命名為滁州市第五屆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年全天候對外免費開放,每天開放時間十個小時以上。
2、滁州市文化服務保障情況
(1)黨建保障
在抓業務工作同時我館對政治思想建設和理論學習不放松。組織全館黨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中央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推進“兩學一做”“三個以案”警示教育,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參觀瑯琊區檢察院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廉政警示教育;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全市黨員發展對象培訓班。
(2)疫情保障
采取多種防護措施應對新冠疫情。第一時間制定春節期間場館消毒工作方案,對全館公共活動區域及公共文化設施采取空氣噴霧消毒法進行整體消毒清潔,并配備口罩和體溫測量儀等必備物品,所有開放區域的工作人員均佩戴口罩上崗。原已安排的春節期間公共文化活動全部暫停延后。3月20日恢復場館開放后,一如既往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3月28日選派館內1名同志,赴南京祿口機場參加安徽省涉外防疫駐南京空港工作組境外人員轉運工作。
(3)辦公保障
制定和完善了各項工作制度。修訂印發了《滁州市文化館工作制度》,涵蓋了學習制度、會議制度、考勤報備與請銷假制度、公務接待制度、財務報銷制度計20余項制度,努力做到用制度管錢、管人、管事。館里設有辦公室、文秘網站室、財會美術室、音樂舞蹈室和非遺保護室等部門。對全體干部職工按其所長分配工作。年初簽訂安全責任書,使責任落實到人,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4)財務保障
嚴格執行各項財務制度,有計劃地使用各項經費,確保專項經費的專款專用。做好固定資產登記造冊,定期核對固定資產,及時處理添置、調入、調出、報廢等事項。5月份完成公務用車上交所有手續。
3、滁州市文化館公共文化產品生產情況
(1)理論產品生產情況
積極開展理論研究,《文化館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初探——滁州市文化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實踐》獲2020中國文化館年會征文活動優秀論文;《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規的實踐與思考——以〈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為例》入選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非遺視界(第三卷)》;《深植泥土 思變創新——滁州市文化館探索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群眾文化工作新思路》入刊《安徽群眾文化》(2020年第4期)。
(2)文藝產品生產情況
全年創編多個戲曲作品,如《梨花頌》《鬧花燈》《姥姥門前看大戲》等優秀作品,參加了滁州市戲曲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匯報演出。
(3)數字產品生產情況
我館擁有網站和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具備較強的數字化服務能力,能夠通過互聯網常態化提供數字文化服務。疫情期間組織文化志愿者和少兒書畫愛好者編排創作防控題材文藝和書畫作品30多篇(件),在網站、微信等平臺播放宣傳;同時提供今日一課、文化易點通等線上輔導培訓,累計發布線上教學近百課,發布《亭好,滁州》廣場舞教學片和“非遺滁州”系列宣傳片7集。
為做好全國第五次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對館網站功能設置做了調整安排。增加了多個鏈接,提供音頻視頻和線上咨詢,實現資源共享和分享。設置了微信訂閱號和滿意度測評二維碼,方便網民掃碼登陸和訂閱。按照要求,登陸第五次全國文化館信息錄入系統,將收集整理的2016年至2019年的各項評估資料上傳完畢。線上滿意度測評達97%,自評948分,必備條件達到一級館標準。
4、滁州市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開展情況
(1)場館服務
滁州市文化館常年對外免費開放,增加活動項目,加強設施管理。每周開放時間超過70小時。目前提供的場館有非遺展館、多功能廳、美術交流室、音樂舞蹈教室、閱覽室、錄音室和母嬰室等近20個活動室的免費服務。免費開放項目有展覽、閱覽、講座、游藝、體育、演出、視聽、演唱、母嬰喂養、研學體驗、漢文化研究等20多項。為方便市民,調整增設了自習室,增加120個坐席,滿足市民自習需求。獲2020年滁州百姓口碑榜口碑公共服務提名獎。
(2)人才隊伍培訓服務
滁州市文化館非常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一方面多次選派館內業務人員參加各種學習進修,例如選派人員參加安徽省群眾文藝戲劇小品編創人才培訓班、文旅部非遺司2020年基層非遺保護工作隊伍、全省非遺保護工作培訓班和安徽省第五次文化館線上評估定級工作會議。另一方面注重提高館辦團隊文化志愿者參加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以此鍛煉人才隊伍。今年以來,館辦團隊的文化志愿者和文藝愛好者協助我館做好“送戲進社區”、“非遺進校園”、“非遺進景區”以及元旦文化活動等,這些文藝活動為滁州市公共文化人才隊伍鍛煉和儲備了一批優秀的文藝骨干。
(3)全民藝術普及服務
滁州市文化館非常重視全民藝術普及工作。目前免費開放的藝術普及活動和公益培訓輔導班項目超過15個,涉及聲樂、器樂、舞蹈、美術、健身、古箏、漢禮、射藝等多個門類。暑假期間,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未成年人暑假生活為主線,繼續推出每周開設少兒書法美術、陶藝研學及手工制作為主的研學課程,共計20節,累計參與達800人次,受到家長、老師和未成年人的稱贊和好評。
12月,我館與滁州技師學院組織開展了“大手拉小手”鳳畫傳承進校園活動。邀請鳳畫傳承人,分赴市內十多所中小學?,F場授課,受到學校和師生的熱烈歡迎。
館里春節前多次安排文化志愿者和群文輔導員,應邀赴基層、警營、校園開展藝術輔導和講座活動?;謴烷_放后組織專業人員多次赴武警滁州支隊編排輔導聲樂器樂類節目,并贈送了吉他等教學樂器;再赴天長、鳳陽、來安、全椒等地,不遺余力地輔導非遺普查、民歌、花燈等培訓班;指導市級非遺傳習基地滁州技師學院“鳳畫”教學和創作等等。
(4)文化志愿服務
滁州市文化館積極開展學雷鋒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全年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過1000小時。認真做好全年文明交通勸導員路口執勤工作、“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文明上網”志愿服務|”我們的節日”走訪慰問和各類主題公益宣傳;開展入戶走訪宣傳、無償獻血和消防演練等活動,做好館內消防安全設備的巡檢。完善無障礙設施,增設無障礙車位、低位服務臺,樓梯口鋪設盲道板,安裝便民鈴,對坡道及衛生間進行了無障礙改造。
7月4日,召開2020年理事會會議。同時認真做好2020年省廳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服務績效評價工作。
5、滁州市文化館公共文化活動開展情況
(1)辦好元旦群眾文化活動
完成元旦群眾文化活動。元旦期間,館內舉辦了3場京劇、黃梅戲交流演唱會,邀請了合肥、南京、黃山、馬鞍山等周邊地市票房和愛好者參與活動。1月8日,在天長市仁和集鎮成功舉辦了2020年安徽省鄉村春晚滁州市首場演出。
(2)圍繞“我們的節日”開展文化研學活動
全年舉辦六場文化研學活動。1月12日舉辦“禮樂國韻·錦繡華章”文化研學暨2020新年會;端午節舉辦“端陽沐芳·糖潤陶香”非遺研學活動;七夕節舉辦“乞巧蘭夜·雅宋風流”非遺研學仿宋茶會活動;9月26日舉辦“情滿秋夕·月照古今”非遺研學雅集活動;11月7日舉辦“禮儀同裳·竹染書香”立冬主題漢服節非遺研學活動;11月29日舉辦“清茗暖香·共話霓裳”非遺研學文化講座活動。上述活動注重傳統文化和次元文化的交匯融合,將新興文化和傳統非遺的研學巧妙結合,吸引了來自市內外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眾多漢文化愛好者積極參加。
(3)開展好未成年人系列主題活動
組織全市優秀作品參加全省“六一”少兒書畫大賽,共64件作品獲等級獎。六一期間舉辦非遺糖畫、陶藝的少兒研學體驗活動。深入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分別赴第二實驗小學、寶山學校等六所中小學校舉辦傳統戲劇專場和傳統美術的教學體驗活動,又在第二實驗小學開展了鳳陽花鼓健身操教學活動。
(4)積極參加省內外各項活動
組織9部作品參加第三屆安徽省群星獎戲劇、曲藝門類評選,戲劇類作品《初展藍圖》、曲藝類作品《美好家庭咱來唱》晉級決賽;推薦作品《愛凝聚全椒》參加“藝心抗疫 相約云端——安徽省群眾文藝優秀作品展演”;推薦鳳畫工藝品、鳳陽花鼓實木掛件等4件非遺文創產品參加2020年長三角民間藝術文創產品邀請展;選派人員參加全省群文系統深入生活美術攝影培訓創作、研討活動,8件作品入圍皖風情·安徽省群文系統深入生活美術攝影巡回展;11月,京劇藝術團應邀參加“霸王故鄉行”中國·南京第12屆京劇票友演唱會。12月與南京、馬鞍山京劇協會舉辦票友聯誼會和薩克斯俱樂部迎新春聯誼會,并與來安縣文化館京劇社團開展交流活動。
(5)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
7月至9月,聯合市演藝集團承辦《亭好滁州》《幸福亭城舞起來》全市廣場舞大賽。在南橋社區舉辦市政協南橋小組送戲進社區暨市文化館梅芳苑黃梅戲藝術團成立九周年大練兵活動。11月承辦2020年省、市戲曲孵化劇目匯演。11月26日協辦我市第二屆中青年戲曲演員表演大賽。12月8日承辦第九屆民生杯鄉鎮綜合文化站文藝調演。舉辦滁州市首屆民間吹打樂大賽,11月28日復賽,12月16日決賽,
6、滁州市文化館2020年公共文化服務社會評價
(1)媒體評價
近年來,滁州市文化館在舉辦大型文化活動、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藝術普及、輔導培訓、非遺保護和文明創建等方面成績斐然,贏得國家級及省市媒體的較大關注和社會人士的一致好評。登載在國家級、省市各類網站、微信的我館信息近300條;登載在《安徽日報》《滁州日報》《皖東晨刊》《新滁周報》的媒體報道有100多篇;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多次報道我館活動。
10月至11月舉辦的“非遺進景區”6場國慶專場、主場活動和12月16日舉辦的滁州市首屆民間吹打樂大賽決賽,獲得滁州日報、皖東晨刊、今晚看滁州和人民網、鳳凰網、今日頭條、文明滁州、美好滁州、看江淮、安徽經濟網、中安在線、安徽商報、省非遺保護中心、省文旅廳、安徽日報、“新華網安徽頻道”“新華網安徽頻道”“文旅中國”“人民日報人民號”等許多國家級、重量級各大媒體相繼報道。
(2)獲獎記錄
3月,獲2020年滁州百姓口碑榜口碑公共服務提名獎。
5月,組織優秀作品參加全省少兒書畫大賽,共有64件作品獲獎,我館榮獲“安徽省少兒藝術普及優秀單位”稱號。
7月,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下發《關于2020年全省鄉村春晚優秀組織單位等遴選結果公示》(皖文旅秘〔2020〕90號)。滁州市首場鄉村春晚(在天長市仁和鎮舉辦)和全椒縣武崗村2場獲最美鄉村春晚。優秀鄉村春晚共30場,我們2家。
8月10日市文明辦、市委網信辦印發《關于命名第三屆滁州市“文明網站”的通報》(滁文明辦〔2020〕55號),市文化館網站獲第三屆滁州市“文明網站”榮譽稱號。
11月,協辦我市第二屆中青年戲曲演員表演大賽,黃梅戲藝術團再奪一等獎,連續兩屆摘得該項表演大賽的桂冠,我館同時獲得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