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小姨子在线观看|女生扒开屁股让男的桶|亲嘴扒胸摸屁股免费视频日本网站|国产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單位概況 > 群文大記事

2021年滁州市文化館文化志愿服務活動記錄

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2-01-05 15:20:28 瀏覽:3133次

1.JPG 

1月份

13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以國為潮·風云見曉”2021年國風潮玩主題新年會。省文旅廳網站、人民日報社人民數字、文旅中國等分別用“安徽滁州:以國為潮 風云見曉”“安徽滁州新年會勁吹國風”為題進行了圖文專題報道,18日《安徽日報》11版繁花長廊以“滁州舉辦‘國風潮玩’新年會”為題進行了報道。

18日,省文化館《關于2020年全省少兒文藝調演獲獎名單的公示》,由我館組織輔導推薦的創業路小學、小百合舞蹈學校舞蹈《我的西瓜大又甜》獲一等獎,全椒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歌伴舞《棗麥歌》獲三等獎,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

110日,梅芳苑黃梅戲藝術團舉辦迎新春聯誼會。

110日,舉辦第二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編印《第二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優秀作品集》,上線安徽公共文化云安徽畫廊網上展廳。

113日,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關于切實做好春節前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繼續做好場館內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常態化開展場所和設施設備清潔消毒;二是嚴格控制入館人數,做好測溫、健康碼查驗、實名登記等工作,暫停聚集性活動;三是繼續提供線上資源和服務,開展線上活動。

113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給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獎勵的決定》(滁〔202071號),市文化館1名同志榮獲“先進個人”。

122日,第五批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24項)公布,《滁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公布第五批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滁政辦秘〔20213號)。

126日,組織鳳陽縣文化館《新花鼓贊鳳陽》參加“歡樂過大年·邁向新征程”2021年安徽省鄉村村晚示范展示活動(舉辦地:蕪湖市南陵縣奎湖村)。

128日,為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有關要求,豐富廣大群眾春節期間文化生活,相繼推出“文化進萬家·云上過大年——云競賽、云展廳、云劇場、云游皖東、云課堂”等五個系列線上群眾文化活動。

129日,組織志愿者赴勝利社區開展2021年度“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該項志愿活動持續到12月底,每月安排1次(與紫薇社區每月輪換開展)。

 

2月份

24日,赴南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展小年慰問活動。

27日,舉辦2021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云上過大年”鳳凰社區專場活動。28日“學習強國”以“文化進萬家 安徽省滁州市文化館在鳳凰社區舉辦文化進萬家云上過大年活動”為題進行了圖文、視頻2篇專題報道。

28日,“文化進萬家·云上過大年”——“辭舊歲·迎新春”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217日)。

218日,“文化進萬家·云上過大年”——“我們的節日·話元宵”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228日)。

 

3月份

31日,館內聲樂、器樂、舞蹈、美術、健身和傳統文化等公益培訓輔導班陸續開課。

31日至2,市文化館分別召開黨員大會和全體工作人員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市委市政府“新階段再出發”動員大會精神和市局專題謀劃會議精神,開展“奮斗正當時 砥礪再出發——新階段再出發”大討論。

35日,赴紫薇社區開展學雷鋒志愿活動。一是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美化環境志愿服務活動;二是開展疫情防控、網絡文明和拒絕浪費等宣傳服務活動;三是開展關愛他人志愿服務,慰問困難家庭。

39日,安徽省文化館《關于表彰2020年度全省群眾文化信息宣傳和安徽省數字文化館共建共享先進單位的通知》(皖文館〔202112號),市文化館榮獲先進單位表彰。

310日,迎接新銳學校師生參觀研學。

314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花草有情·紙落煙云”花朝節非遺研學活動,分“尚勞點綴賀花神”“淺紅箋紙小銀鉤”“春城無處不飛花”三個環節。活動獲得中國網、文旅中國、光明網等各媒體相繼報道和轉載,317日至19日文化和旅游部網站和學習強國平臺分別進行了圖文專題報道。

316日,迎接上海玻璃宮藝術書局一行參觀考察。

323日,迎接新銳學校師生赴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331日,添置筆墨書香書法桌和數字視聽椅2臺數字化體驗設備,向公眾免費開放。“今晚看滁州”欄目進行了專題報道。

 

4月份

41日,緬懷先烈 銘記歷史——“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線上知識競賽活動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410日)。

44日,漢文化研學社微視頻《我們的節日·清明》上線,文明滁州、安徽文化云等發布。

49日,組織志愿者赴勝利社區北湖小區開展愛國衛生月“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活動。

418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和風曲水·春禊亭城”上巳節非遺研學活動,活動分禮儀“蘭湯祓禊”“禮儀之邦”、研學“互贈香草”“拓墨成章”二項內容四個環節。

427日,清流京劇社赴南譙區章廣鎮敬老院開展“敬老愛老 社會更好”慰問演出活動。

    430日,組織志愿者在草塘路——龍蟠大道路口開展2021年首輪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該項志愿活動持續到12月底,每月安排四天。

 

5月份

58日至15日,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在學習教育中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開展以革命現代戲題材為主的2021年“永遠跟黨走——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活動分展演、展示(教學)類等,分別赴第二小學(58號)、三里亭社區(59號)、實驗小學(510號)、第四小學(511號)、揚子路小學(512號)、第二中學(513號)、寶山中學(514號)、鼓樓社區(515號),同時開展鳳畫展示教學活動。活動獲得了學習強國、文旅中國、中國都市文化界網等媒體相繼報道,視頻資源通過微信網站進行發布。

510日,組織館內在職人員參加“踐初心 辦實事”無償獻血活動。

513日,“全國助殘日”期間,組織志愿者赴勝利社區北湖小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服務活動。召開勝利社區聯合黨委與困難群眾代表座談會,赴星星孩子家園開展關愛活動并慰問孤寡老人。

517日,遵照當前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嚴格做好場館內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做好入館人員佩戴口罩、安康碼、測溫和實名登記預約等工作;二是場館內活動室、功能室做好消毒工作,保證每天一消殺;三是暫停舉辦大型活動和人員聚集性活動;四是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做到應種皆種。

 

6月份

61日,經童心向黨·2021年安徽省少兒書畫大賽評委會評選,我市共80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16件,二等獎27件,三等獎37件;市直一等獎4件,二等獎6件,三等獎9件,市文化館榮獲優秀組織獎。

61日,聯合新銳學校開展“唱紅歌·講黨的故事”活動。

61日,市文化館微信公眾號上線“黨史學習教育”專欄,提供音視頻和電子圖書等數字資源。

66日,承辦“匠心筑夢 頌歌獻黨”——長三角傳統美術精品交流展(舉辦地:上海市玻璃宮藝術書局,展期66日至20日)。此項活動由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非遺中心聯合主辦,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執行主辦,將分別于6月、9月在上海市、滁州市舉辦巡展活動。

開幕儀式在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線上通過“視頻中國”直播形式發布,截止當日線上直播觀看人次達到97.4萬人次,其全部作品的線上展覽在安徽公共文化云——安徽畫廊同步上線。本次展覽活動分別獲得了學習強國、人民日報人民號、人民網、文旅中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安徽日報、鳳凰新聞、網易、搜狐視頻、騰訊視頻、優酷視頻、bilibiliB站)、PP視頻、上海虹橋、東方網、今日閔行、滁州日報等國內40余家主流媒體視頻、圖文報道,總點擊觀看量百萬人次。

66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一粽尋味·一念安康”端午節非遺研學活動。活動分“五色新絲繞,朱砂點額妝”“贈君相思意,莫負女兒香”“粽香五月五,濃情共安康”三個環節。

68日,組織開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一是開展線上及平面媒體宣傳,發布“非遺滁州”相關圖文、視頻宣傳片,527日在《滁州日報》刊登“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專版公益廣告;二是開展線上主題活動,分非遺法、安徽省非遺保護條例、滁州市非遺保護條例線上有獎知識答題活動和非遺線上直播推介活動(611日通過鳳凰安徽“風直播”、“安徽公共文化云”聯機網絡直播推介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10個項目,直播點擊量32.8萬人次);三是拍攝慕課培訓視頻,分2集拍攝網店店鋪營銷和店鋪視覺營銷教學課程視頻發布。

68日,“粽”情端午憶屈原——端午節民俗知識競賽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617日)。

68日,《和諧圖》等4幅作品參加省、市軍民書畫聯誼活動,《和諧圖》獲“旗幟引領·同心筑夢”市雙擁杯書畫攝影評選三等獎。

69日,聯合華彩物業公司工會舉辦“品味鮮香粽子 感悟端午文化——我們的節日·端午志愿服務活動”,活動邀請環衛、保潔工人共同參與。

614日,漢文化研學社微視頻《我們的節日·端午》上線,滁州市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等發布。

616日,聯合滁州市機電工程學校(滁州技師學院)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百幅”鳳畫專題作品展。

619日,承辦滁州市2021年省、市孵化劇目匯報演出暨專家輔導活動。

622日,設計開發文創產品——《醉翁亭記》鼠標墊。

625日,“學黨史 知黨情 跟黨走”——黨史知識競賽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78日)。

625日,男聲獨唱《禁毒戰歌》參加“6·26”國際禁毒日宣傳暨禁毒宣傳“百縣千村行”活動文藝匯演。

625日,承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滁州市百戲獻禮——紅色主旋律優秀戲曲劇目“六進”巡演首場演出(花園社區)。

626日、27日,市文化館合唱團《紅船頌》、瑯琊路小學《太陽熟透的蘋果》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永遠跟黨走”安徽省群眾大家唱歌詠大會。(舉辦地:合肥大劇院音樂廳)

627日,同樂舞蹈團參加“慶建黨百年華誕 展江淮老年風采”健身展示活動。

630日,做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氛圍營造工作。一是門前廣場布展第二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和“匠心筑夢 頌歌獻黨”——長三角地區傳統美術精品展;二是對市文化館網站主頁優化升級,以全新形象喜迎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三是利用館內外的櫥窗、背景墻、展板、LED大屏、字幕屏等宣傳平臺,推出宣傳標語和宣傳海報,大力營造隆重、熱烈的慶祝氛圍。

630日,《滁州市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田野調查匯編》編撰完成。20197月,我市部署開展了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收集整理了256項田野調查資料,經篩選共有183項編入此書,全書約20萬字,內容豐富,記錄翔實。

 

7月份

    71日,館黨支部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黨日活動。收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直播、聆聽慶祝建黨100周年“透過徽章看黨史”專題教育講座,參觀“奮進皖東100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題展覽”,重溫入黨誓詞和《黨史學習教育知識測試》活動。

75日,2021年暑期少兒研學課開課,7月至8月每周開設相關門類的研學體驗課,計劃安排48節課。以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面向社會發布公告,吸引未成年人參與,開展以音樂、美術和手工技藝制作為主研學體驗課活動。(8月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活動暫停。)

714日至16日,推薦天長市省級非遺項目甘露餅參加第二屆淮河生態經濟帶鄉村旅游嘉年華非遺展活動(舉辦地:淮安市金湖縣)。

720日,推薦鳳陽民歌傳承人參加“魅力烏拉特”第六屆西部民歌會(舉辦地: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獲“最佳表演獎”。

723日,組織志愿者赴紫薇社區家園新村開展“送清涼 辦實事 獻愛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730日,市文化館加入淮河生態經濟帶公共文化旅游服務促進會,擔任理事單位。(“淮河生態經濟帶公共文化旅游服務促進會”由淮河沿線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山東五省市29家文化館共同發起,714日在淮安正式成立。)

 

8月份

82日,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風險,遵照當前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嚴格做好場館內疫情防控工作。83日暫停館內舉辦的各項培訓活動,86日閉館。

817日,安徽省文化館《關于公布“舞動美好安徽 共慶建黨百年”2021年安徽省廣場舞優秀作品名單的通知》(皖文館字〔202135號),選送的南譙區文化館《太陽出來喜洋洋》、鳳陽縣文化館《鳳舞鼓鄉》獲評優秀作品。

817日,安徽省文化館《關于表彰2021年安徽省“六一”少兒文藝調演獲獎作品及單位的通知》(皖文館字〔202136號),由我館選送的市第二小學《花兒·鼓兒·歌兒》獲一等獎、市第一幼兒園和市實驗幼兒園《晚安,小睡怪》獲二等獎,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

825日,市文化館恢復開放。入館全面實行健康碼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記錄(標識)“二碼”聯查,嚴格落實“亮(掃)碼+測溫+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對館內各活動室相關活動聚集行為進行管理,各活動室接待量不超50%,館內舉辦的群眾文化活動控制在50人以內;加強工作人員健康檢測和管理,做好疫苗接種工作,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827日,組織志愿者赴勝利社區北湖小區開展節能宣傳周志愿服務活動。

831日,承辦2021年安徽省自駕游大會系列活動“五彩嶺脊·‘鏡’現滁州”滁州江淮嶺脊線風光攝影大賽。

 

9月份

912日,第二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優秀作品展在市博物館展出(展期至1015日)。                   

912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拈花拜月·桂影連燈”2021年中秋節非遺研學活動。活動分為“滿城飄金桂,巧手制紅蓮”非遺花燈制作、“酥餅如明月,千里共嬋娟”中秋茶點品食、“見月誰閑坐,聞燈盡看來”燈謎游戲互動3 個部分。920日《中國文化報》2版綜合新聞以“安徽滁州舉辦中秋非遺研學活動”為題進行了報道。

913日,赴勝利社區北湖小區開展文明創建入戶走訪宣傳活動。

915日,“五彩嶺脊·‘鏡’現滁州”滁州江淮嶺脊線風光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公示。活動期間,投稿積極踴躍,共收到參賽作品近2000幅(組),經專家評審,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10名,入圍獎78名。

915日,“月滿中秋情意濃”民俗知識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925日)。

917日,漢文化研學社微視頻《我們的節日·中秋》上線,安徽文化云、公共文化云、滁州市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等發布。

917日,組織文化志愿者藝術團節目參加紫薇社區“開啟新起點·邁向新征程”2021年瑯琊區清流街道紫薇社區文藝匯演。

917日,“匠心筑夢 頌歌獻黨”——長三角傳統美術精品交流展滁州巡展啟幕(展期至1017日)。 

924日,“五彩嶺脊·‘鏡’現滁州”滁州江淮嶺脊線風光攝影大賽作品展在2021安徽自駕游大會會場展出。

925日,市文化館《十八的姑娘美如花》、瑯琊區文化館選送《花兒·鼓兒·歌兒》入圍第三屆安徽省群星獎舞蹈類決賽(舉辦地:宿州)。

926日,承辦第八屆中國農民歌會“希望的田野——最美頌歌獻給黨”滁州市農村廣場舞展演。展演活動由國家公共文化云、安徽公共文化云進行直播,同時邀請北京、天津、吉林、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重慶、云南等省級數字文化云平臺并機直播,截至演出結束累計線上觀眾人數約43.2萬人次。927日《安徽日報》2版江淮要聞以“田野飛頌歌”為題進行了圖文報道,1015日《中國文化報》3版基層報道。

927日,組織天長市文化館《江淮兒女情》、鳳陽縣文化館《家鄉美》參加第十三屆皖江八市群藝(原創歌曲)大賽,分獲金、銀獎,滁州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舉辦地:宣城市)。

930日,組織志愿者赴瑯琊山北大門開展“國慶假日旅游 文明健康出行”公益宣傳活動,赴勝利社區開展迎國慶“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10月份

105日,組織志愿者赴花博園開展“國慶假日旅游 文明健康出行”公益宣傳活動。

109日,選送鳳陽縣文化館《鳳舞鼓鄉》參加“舞動美好安徽 共慶建黨百年”2021年安徽省廣場舞集中展演活動(舉辦地:銅陵)。

109日,承辦第八屆中國農民歌會“希望的田野——最美頌歌獻給黨”滁州市優秀“村晚”節目展演。展演活動在國家公共文化云、安徽公共文化云進行直播,同時在北京、天津、浙江、江蘇、湖南、重慶、湖北、廣東等省級數字文化云平臺并機直播,截至演出結束累計線上觀眾人數40.14萬人次。10 12 日文化和旅游部網站以“安徽:農民歌會唱‘村晚’”為題進行報道。

1011日,2021中國文化館年會和第三屆全國文化館理論體系構建學術研討會征文評選結果公示,市文化館《勠力同心 共創共享——滁州市創新開展“出彩滁州人演出季”活動 》獲第三屆全國文化館理論體系構建學術研討會征文(創新實踐案例)優秀案例。

1015日至27日,繼續組織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活動分展演、展示(教學)類等,分別赴紫薇小學(1015日)、解放小學(1018日)、東坡中學(1025日)和田家炳小學(1027日),同時開展鳳畫展示教學活動。

1016日,組織推薦的天長市文化館《江淮兒女情》入圍第三屆安徽省群星獎音樂門類決賽(舉辦地:六安)。

1025日,2021年“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時代”出彩滁州人線上展演活動啟動。分類別征集音樂、舞蹈、其他(戲曲、雜技、小品、相聲、個人絕活等)等視頻投稿作品,線上展評。

1026日,鳳陽嗩吶參加2021第四屆長三角非遺節暨安徽日主場活動(舉辦地:上海大世界)

1026日,赴南譙區姑塘村開展滁州市2021年文化下鄉活動。

 

11月份

111日,第四批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9人)公布,《關于公布第四批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滁文旅發〔202142)

112日至129日,聯合滁州市機電工程學校(安徽滁州技師學院)開展“大手拉小手”鳳畫傳承進校園(第二期)活動,分別赴寶山學校(112日)、永樂小學(115日)、永陽學校(119日)、第四小學(1110日)、會峰小學(1115日)、揚子路小學(1123日)、實驗小學(1125日)、第三小學(1130日)、醉翁小學(123日)、工農小學(129日)等十余所中小學校,邀請鳳畫傳承人現場授課教學。

119日,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教學演練活動。

1115日至30日,2021年“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時代”出彩滁州人線上展演活動共征集音樂、舞蹈、其他(戲曲、雜技、小品、相聲、個人絕活等)等視頻投稿作品300余個,共分8期展示80個節目。123日《中國文化報》4版基層以“安徽滁州:‘云’橋梁架起群眾大舞臺”為題進行專題報道。

11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關于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一二三級文化館名單的公示》,市文化館獲評“國家一級館”。

1130日,《守正創新 砥礪篤行——記滁州市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入選省非遺保護中心《非遺視界(第四卷)》。

 

12月份

1210日,赴紫薇社區舉辦2021年滁州市“非遺進社區”暨市文化館梅芳苑黃梅戲藝術團成立十周年活動。1216號《滁州日報》5版民生要聞以“十載黃梅香 廣結惠民果——市文化館梅芳苑黃梅戲藝術團成立十周年活動側記”為題專題報道。

1217日,承辦第十屆“民生杯”鄉鎮綜合文化站文藝調演。

1220日,《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公布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的通知》(皖文旅發〔202176號),滁州機電工程學校(鳳陽鳳畫)、滁州市小崗村旅游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鳳陽民歌)、鳳陽花鼓藝術團(鳳陽花鼓)、全椒縣江海小學(全椒民歌)、滁菊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滁菊制作技藝)、來安縣德才洪揚戲劇團(洪山戲)、安徽科技學院(鳳陽花鼓)等7家單位獲評。

1221日,舞蹈《春風吹綠花鼓鄉》參加長三角文旅融合優秀原創群眾文藝作品展演(線上)。 

1227日,“喜迎元旦·歡度新年”知識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202219日)。

1228日,清流京劇社舉辦迎新年京劇票友聯誼會。

1228日, 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第八屆中國農民歌會和2021安徽自駕游大會承辦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的通報》(滁〔202178號),市文化館2名同志榮獲第八屆中國農民歌會承辦工作“先進個人”。

 

版權所有:滁州市文化館 地址:滁州市瑯琊區清流中路1170號 電話:0550-3048773、3046691
郵編:239000 郵箱:[email protected] 技術支持:中天科技

皖ICP備1300579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