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3-01-09 14:21:55 瀏覽:859次
1月份
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9日,“喜迎元旦·歡度新年”知識競答活動上線。
1月5日,梨園春京劇團舉辦迎新年暨成立十周年聯誼會。
1月9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韻動國風·萬物皆萌”2022年創意潮拍新年會活動。活動分“國風崛起正當時”和“光影變換次元行”兩大模塊,包括國風舞臺演出、古風集市展覽、特色主題內景、創意攝影自拍、萌動場照比賽等部分。
1月13日,滁州市文化館冬奧主題廣場舞《一起向未來》(廣場舞和柔力球)視頻發布。
1月13日,第三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活動啟事發布(《滁州廣播電視報》1月13日封3專版)。
1月19日,開展“福虎賀歲·與我同框”新年祝福照自拍活動,在門廳設置新年主題背景墻供自拍留影。
1月20日,“福虎迎春·共賀新歲”圖片及配文有獎征集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2月16日)。
1月25日,赴武警滁州支隊開展新春慰問活動。
1月28日,組織志愿者赴勝利社區開展2022年度“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和送春聯活動,該項志愿活動持續到12月底,每月安排1次(與紫薇社區每月輪換開展)。
2月份
2月1日,虎年新春期間,市文化館在認真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的同時,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群眾文化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疫情防控落實落細。常態化開展公共空間和設施設備清潔、消毒和通風,組織消防安全生產巡查;嚴格落實“亮(掃)碼+測溫+戴口罩”等防控措施,減少規模聚集活動;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十嚴十抓十起來”等公益宣傳,加強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和管理。二是線下活動豐富多彩。舉辦“韻動國風·萬物皆萌”2022年創意潮拍新年會,戲曲和民樂演奏會等迎新春聯誼活動,舉辦第三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活動;設計制作新春背景墻,開展“福虎賀歲·與我同框”新年祝福照自拍活動,舉辦滁州江淮嶺脊線風光攝影大賽作品展;組織館辦團隊拍攝錄制冬奧主題曲《一起向未來》廣場舞推廣發布。三是線上活動精彩紛呈。組織開展“云競賽”、“云展播”、“云課堂”等系列線上活動。舉辦2期線上競賽活動,發布優秀鄉村村晚、廣場舞展演、鄉鎮文化站調演等視頻,推出“今日一課”“今日一學”“今日黨史”等線上輔導教學資源和非遺慕課教學課件。四是志愿服務溫暖有愛。組織赴武警滁州支隊、勝利社區北湖小區開展慰問志愿服務活動。
2月16日, 館內聲樂、器樂、舞蹈、美術、健身和傳統文化等公益培訓輔導班陸續開課。
2月17日,迎接新銳學校師生來館開展非遺研學實踐課活動。
2月20日,《花兒·鼓兒·歌兒》入圍第二屆“繽紛長三角”少兒文藝優秀作品云端展演。
2月23日,滁州市文化館獲評“國家一級館”。《關于公布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安徽上等級文化館名單的通知》(皖文旅發〔2022〕12號)、《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公布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上等級館名單的通知》(文旅公共發〔2021〕133號)。
3月份
3月1日,安徽省文化館《關于表彰2021年度全省群眾文化信息宣傳與推廣先進單位的通知》(皖文館〔2022〕8號),《關于表彰2021年全省數字文化資源建設與短視頻創作生產優秀組織單位的通知》(皖文館〔2022〕9號),市文化館分獲先進單位、優秀組織單位表彰。
3月1日,市文化館《“韻動國風·萬物皆萌”2022年創意潮拍新年會》、天長市《走進古鎮龍崗》入圍國家公共文化云2022“村晚”優秀短視頻展播。
3月4日,舉辦“九州春意濃 三八展新顏”花藝制作活動。
3月4日,赴紫薇社區開展2022年學雷鋒活動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3月7日,市文化館同樂舞蹈團廣場舞《一起向未來》分獲“2022年新春網絡健身大聯歡”、“賀新年 迎冬奧——全國老年人體育健身線上系列活動”一等獎和最佳展示獎、人氣獎。
3月9日,舉辦第三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線下活動。
3月13日,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風險,遵照當前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嚴格做好場館內疫情防控工作,暫停館內舉辦的各項活動。組織志愿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分別赴滁寧快通檢查點和豐樂社區、滁陽社區、金山路社區等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此項工作持續至5月31日。
3月18日,閉館。
3月25日,“我們的節日·清明”線上知識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4月10日)。
4月份
4月8日,赴勝利社區北湖小區開展愛國衛生月“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宣傳疫情防控、健康飲食、環境保護和網絡安全等相關方面的知識。
4月14日,館內無線網絡Wi-Fi完成升級改造。
4月18日,“亭城風光·與我同框”自拍墻上新。
4月25日,“五四青年節”線上知識競答上線(此項活動至5月10日)。
4月29日,恢復開放。
5月份
5月1日至7日,《江淮兒女情》《美好家庭咱來唱》《花兒·鼓兒·歌兒》《十八的姑娘美如花》《初展藍圖》入圍“群星耀江淮”安徽省群眾文藝精品展演周(安徽公共文化云平臺展播)。
5月13日,赴紫薇社區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5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皖政秘〔2022〕67號),傳統音樂類鳳陽嗩吶、南譙民歌,傳統舞蹈類雷官戲曲馬燈,傳統技藝類老明光酒釀造技藝、馬廠羊肉面制作技藝,傳統醫藥類馬崗燒傷療法,傳統美術類滁州剪紙等共計7項獲批。
5月24日,赴三官街道鄧壩村開展滁州市2022年文化下鄉志愿服務活動,舉辦文藝演出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展等活動。
5月29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國韻悠長·粽享端陽”端午節非遺研學活動。活動分端午民俗體驗、手工制作和主題文化講座三個部分。
5月31日,舉辦“濃情五月 情系端午”主題聯誼會,活動邀請環衛、保潔工人共同參與。
5月31日,非遺展廳數字化體驗設備“非遺互動墻”完成安裝調試,面向公眾開放。“非遺互動墻”利用數字化設備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全面介紹滁州市國家級、省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通過觸摸操作讓參觀者從視覺和聽覺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和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今晚看滁州”欄目專題報道。
6月份
6月1日,經2022年安徽省少兒書畫大賽評委會評選,我市共88件作品獲等級獎,其中一等獎20件,二等獎30件,三等獎38件;市直一等獎6件,二等獎8件,三等獎9件,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
6月3日,漢文化研學社微視頻《我們的節日·端午》上線,安徽文旅、滁州市人民政府和省文化館微信公眾號等發布。
6月9日,第三屆安徽省群星獎獲獎作品、入圍作品公示。油畫《踵事增華》獲群星獎;獨唱《江淮兒女情》、群舞《花兒·鼓兒·歌兒》《十八的姑娘美如花》、鳳陽花鼓說唱《美好家庭咱來唱》、洪山戲《初展藍圖》、中國畫《百鳥朝鳳》、攝影《古城上河圖》、剪紙《眾志成城克時艱》獲入圍獎。
6月10日,“滁州數字非遺”平臺正式上線。“滁州數字非遺”平臺圍繞滁州市國家級、省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設置有“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手繪非遺”、“非遺展館”、“非遺產品”、“非遺文創”等模塊,提供“學、聽、看、購、玩”等智慧化服務。
6月10日至11日,組織開展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開展線上線下宣傳,在《滁州日報》刊登“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專版公益廣告,以“滁州非遺知多少”為題整版圖文介紹新增7項省級非遺項目;舉辦“非遺購物節”,通過安徽公共文化云和“微贊直播”等平臺聯機直播推薦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醫藥等10個項目,總觀看量115.8萬人次,2.3萬次點贊,1.4萬條留言。
6月12日,“滁菊”參加2022年安徽省“非遺購物節”線上直播活動。
6月15日,完成居民服務“一卡通”三級應用設備安裝。
6月17日, 赴勝利社區北湖小區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安全生產月”、“節能宣傳周”等主題宣傳。
6月23日,“瑯琊酥糖”、“鳳陽糖畫”參加長三角綠色食品加工業(小崗)大會“皖美好味道·百縣名小吃”宣傳展示活動。
6月30日,《多彩群文 魅力綻放——滁州市文化館創新工作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入刊《安徽群眾文化》(2022年第3期)
7月份
7月4日,2022年暑期少兒研學課開課,7月至8月每周開設相關門類的研學體驗課,共計安排46節課。以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吸引未成年人參與,開展以傳統美術(滁州剪紙)、傳統技藝和音樂美術教學等為主研學體驗活動。
7月5日,迎接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省第十五屆運動會開閉幕式導演組)一行參觀。
7月10日,漢文化研學社暑期研修班開課。
7月13日,迎接滁州學院赴館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滁州剪紙)。
7月14日,第三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優秀作品在《滁州廣播電視報》專版連續刊發(至9月29日,共計11整版)
7月20日至21日,迎接第二小學和滁陽街道赴館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29日,赴勝利社區開展“夏送清涼 愛滿亭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7月29日,滁州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藝術團參加“譙梁夜市 同樂專場”納涼晚會。
7月30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風雅宋茶·遺韻夢華”七夕仿宋茶會非遺研學活動,活動分點茶研學、團扇制作、穿針斗巧等三個部分。
7月31日至8月4日,“鳳畫”參加2022“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舉辦地:烏魯木齊)。
8月份
8月10日,組織志愿者在草塘路——龍蟠大道路口開展2022年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該項志愿活動持續到12月底。
8月12日,第三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優秀作品展上線安徽畫廊網上展廳。
8月15日,赴上海市楊浦區開展兩地文化旅游一體化對接交流活動。
8月17日,赴勝利社區北湖小區開展文明創建入戶走訪宣傳活動。
8月25日,《花鼓敲響新時代》入圍第十九屆群星獎廣場舞決賽(舉辦地:寧夏銀川)。
8月26日,聯合市科學技術館舉辦“非遺+科技——滁州剪紙”體驗活動。
9月份
9月4日,閉館。組織志愿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赴金山路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
9月7日,“我們的節日·中秋”線上知識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9月17日)。
9月9日,組織志愿者赴瑯琊山風景區開展“文明中秋 健康同行”公益宣傳活動。
9月9日,“甘露餅”參加中國(淮安)大運河非遺展(舉辦地:江蘇淮安)。
9月13日,恢復開放。
9月14日,滁州市金玉滁菊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滁菊制作技藝)認定為省級非遺工坊。
9月17日,赴紫薇社區舉辦2022年“非遺進社區”活動,開展“滁州剪紙”教學。
9月23日,第三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優秀作品展在市文化館四樓綜合展廳開幕(展期至10月31日)。
9月23日,“今晚看滁州”專題報道市文化館“‘老有所學’綻光芒 舞出別樣新風采”。
9月26日,“喜迎國慶·獻禮中華”線上知識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10月10日)。
9月28日,新時代群文新成就·第三屆安徽省群星獎美術書法攝影獲獎、入圍作品展在安徽畫廊開幕(展期至10月8日)。油畫《踵事增華》、中國畫《百鳥朝鳳》、攝影《古城上河圖》、剪紙《眾志成城克時艱》獲展。
9月29日,2022年安徽文旅宣傳品大賽獲獎名單公布,《五彩嶺脊·“鏡”現滁州——滁州江淮嶺脊線風光攝影大賽作品集》獲宣傳畫冊品類三等獎。
9月30日,赴勝利社區北湖小區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愛國衛生法治宣傳周”“文明健康 綠色環保”等主題宣傳。
10月份
10月1日,“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滁州市首屆“滁州剪紙”作品展在市博物館開幕(展期至10月7日),同步上線安徽畫廊網上展廳。10月16日《中國文化報》以“各地‘喜迎二十大’主題文化活動異彩紛呈”為題進行報道。
10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文化和旅游廳(局)主辦的“錦繡華章”2022長三角民間藝術文創大展入圍及優秀展品名單公布,我市5件作品入展(市文化館“醉翁亭木質立體拼圖”獲入選展品),其中2件作品獲優秀展品。(展期:11月8日至20日,舉辦地:浙江寧波)
10月16日,漢文化研學社秋季(二期)研修班開課。
10月27日,館辦戲曲團隊京劇《穆桂英掛帥》、黃梅戲《祥林嫂》分獲“幸福你就唱出來”長三角城市戲曲票友大賽決賽二等獎、優秀獎。(舉辦地:江蘇南通,線上)
10月30日,漢文化研學社“四時雅事”學堂(第一期)開課。
“四時雅事”學堂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為主線,開展傳統文化藝術普及和培訓等系列活動。第一期含“品茗蒔花”、“共剪西窗”、“飛花令”三個板塊,共計6課時。
11月份
11月1日至26日,市文化館參與協助安徽省第十五屆運動會、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省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閉幕式演出組相關工作。
11月6日,“跟著詩詞去旅行”詩詞朗誦表演公益課(第一期)開課。“跟著詩詞去旅行”詩詞朗誦表演少兒公益課以經典古詩詞創作和內容背景解析、誦讀表演教學和展示等為主要授課內容。第一期含《靜夜思》《村居》《登鸛雀樓》《敕勒歌》等8首古詩詞和成果展示,共計8課時。
11月13日,“彩鳳頌黨恩”滁州市“大手拉小手”鳳畫傳承進校園成果匯報展在市文化館四樓綜合展廳開幕(展期至12月10日)。
11月15日,赴實驗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11月16日,赴永樂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11月21日至24日,赴南譙、來安、全椒、天長等縣市區開展2022年度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評估工作,并實地開展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業務輔導工作。
11月29日,協辦市總工會“五一學堂”公益培訓活動(鳳畫知識講座)。
12月份
12月9日,遵照《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2年12月版)》要求,抓好疫情防控和優化調整措施,做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共文化服務。一是抓好場館防控,公共空間和設施設備清潔、消毒、通風常態化;二是做好公眾防護,做好入場人員測溫工作,合理控制入館人員數量,科學佩戴口罩;三是加強工作人員健康檢測和管理;四是積極開展線下線上活動,積極推送“云競賽”、“云展播”、“云課堂”等數字文化資源,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12月16日,鳳陽花鼓《鳳舞鼓鄉》參加“多彩非遺·魅力珠城”2022年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