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小姨子在线观看|女生扒开屁股让男的桶|亲嘴扒胸摸屁股免费视频日本网站|国产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單位概況 > 群文大記事

滁州市文化館2023年文化志愿服務活動記錄

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4-01-02 15:23:36 瀏覽:836次

1月份

1月5日,第四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活動啟事發布。

1月13日,2023年“迎新春”民俗火花收藏展在市文化館四樓綜合展廳開幕(展期至2月10日),共展出歷史名人系列、生肖文化系列、姓氏文化系列、大好山河系列、中國各地古塔系列、花鳥魚蟲系列、楊柳青百子圖年畫系列等共計約一千套火花精品。1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網站以“安徽滁州舉辦‘迎新春’民俗火花收藏展”為題進行報道。

1月12日,赴駐滁部隊開展新春慰問活動。

1月18日,“我們的節日·春節”線上知識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2月6日)。

1月18日,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表彰2022年滁州市高質量發展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滁〔2023〕4號),滁州市文化館獲先進集體表彰。

1月18日至19日,“文旅頌新春,品購滁州年”滁州市文旅農年貨大街主題活動舉辦。活動分“安徽人游安徽”之“滁州非遺”、“好味滁州”、“滁州文創”和“文旅惠民”四大主題展區。

 

2月份

2月3日,組織志愿者赴紫薇社區開展2023年度“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該項志愿活動持續到12月底,每月安排1次(與勝利社區每月輪換開展)。

2月12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以青春之名·赴文化之約”2023年新年會活動。活動分風雅霓裳、次元新章、共享書攤等部分。活動獲得學習強國、文旅中國、鳳凰網、人民日報人民號、傳承中國網等媒體報道和轉載,“今晚看滁州”以“共話傳承發展 共赴文化之約”為題進行了專題采訪報道。

2月12日至14日,省文化館全民藝術普及資源庫系列欄目組來館拍攝漢文化研學社特色群眾文化活動(“尋藝”專題)、赴鳳陽縣拍攝洪武宴、木榨油制作工藝(“尋味”專題)。

2月20日,組織志愿者在草塘路——龍蟠大道路口開展2023年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該項志愿活動持續到12月底,每月安排4輪。

2月22日,赴紫薇小學開展“傳承非遺、助學成長”志愿服務活動。3月3日《安徽日報》10版繁花長廊以“滁州開展‘傳承非遺 助學成長’活動”為題報道。

2月28日,2022年安徽省少兒文藝調演獲獎名單的公示,鳳陽縣文化館和鳳陽縣小崗學校表演的杈拉機打唱《小崗娃贊鳳陽》、滁州市第二實驗小學表演的舞蹈《我的小花鼓》喜獲二、三等獎。

 

3月份

3月5日,“跟著詩詞去旅行”詩詞朗誦表演公益課(第二期)開課。“跟著詩詞去旅行”詩詞朗誦表演少兒公益課以經典古詩詞創作和內容背景解析、誦讀表演教學和展示等為主要授課內容,第二期共計10課時。

3月5日,漢文化研學社2023春季(三期)研修班開課。

3月10日,組織志愿者赴勝利社區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學雷鋒活動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3月18日,漢文化研學社赴全椒縣馬廠鎮櫻花園組織開展“一起去賞櫻”花朝節踏青游活動。

3月22日,承辦“弘揚優秀文化 貫徹‘雙創’方針”——2023長三角地區非遺文創產品展(舉辦地:上海市滁州國際(虹橋)會客廳,展期3月22日至29日)。此項活動由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非遺保護中心聯合主辦,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執行主辦。展覽展出作品約300余件,涵蓋了根雕、石雕、鳳畫、刻銅、陶瓷、編織、折扇等長三角地區的特色非遺項目。活動獲得《中國文化報》、學習強國、文旅中國、人民網、鳳凰網、央視頻、優酷、愛奇藝、bilibili等多家媒體圖文視頻報道和轉載,并同步上線安徽公共文化云2023云上文采會。

3月25日至26日,滁州市老年人體育協會、市橋牌協會2023年“匯隆杯”滁州橋牌賽在市文化館五樓多功能廳舉辦。

3月31日,“我們的節日·清明”線上知識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4月9日)。

 

4月份

4月2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草木清韻·尋古制香”清明節非遺研學活動。活動分“蒹葭蒼蒼、尋味悠悠、煙影裊裊、蘭之猗猗、其香揚揚”等多個環節。

4月7日至10日,“鳳陽御善麻油”、“甘露餅”、“洪山戲”參加“運河尋夢”2023年中國(淮北)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展暨非遺進景區——安徽省傳統戲劇扶持項目匯演比賽。

4月14日,組織志愿者赴紫薇社區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愛國衛生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4月19日至21日,舉辦2023年“滁州剪紙”研培班(第一期),赴“金陵剪紙”、“阜陽剪紙”非遺傳習基地學習交流。

4月23日,迎接銅陵市人大一行來館參觀考察。

4月25日,迎接市文旅局離退休黨支部一行來館參觀。

4月28日,赴寶山學校開展2023年“非遺進校園”黃梅戲主題演唱會活動。

4月28日,《花鼓敲響新時代》入圍“大地歡歌”長三角地區新人新作優秀作品云端展演。

4月30日,《滁州市奏響“三部曲”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23長三角地區非遺文創產品展在滬成功舉辦》入刊《安徽群眾文化》(2023年第2期)。

 

5月份

5月8日,舉辦2023年京劇票友演唱會活動。

5月10日,安徽省文化館《關于表彰2022年度全省群文系統數字資源建設共建共享先進單位的通報》(皖文館〔2023〕20號),《關于表彰2022年度全省群文系統信息宣傳與推廣工作先進單位的通報》(皖文館〔2023〕21號),《關于表彰2022年度安徽公共文化云對接工作先進單位的通報》(皖文館〔2023〕22號),市文化館分獲上述三項先進單位表彰。

5月13日,梅芳苑黃梅戲藝術團協辦市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黃梅戲主題匯演”活動。

5月16日,舞蹈《我的小花鼓》入選“大地歡歌”長三角地區少兒文藝優秀作品云端展演。

5月19日,組織志愿者赴勝利社區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民法典宣傳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5月19日,聯合滁州技師學院赴紫薇小學開展“大手拉小手”鳳畫傳承進校園(第三期)活動。

5月22日,第四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少兒書畫優秀作品展在市文化館四樓綜合展廳開幕(展期至6月20日)。5月25日起,《滁州廣播電視報》連續推出3期專版對本屆獲獎少兒書畫作品進行選登。

5月22日至28日,開展“新時代文化館:開放·融合·創新”公共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

5月25日,協辦由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市婦聯、市文明辦、市文旅局主辦的滁州市“擁抱春天 舞動亭城”廣場舞大賽決賽。

5月25日,首屆“瑯琊文化杯”全市硬筆書法大賽啟動。

5月31日,滁州市實驗幼兒園、第一幼兒園舞蹈《睡夢小精靈》入圍2023年全省“六一”少兒文藝調演匯報展演(舉辦地:安徽大劇院)。

 

6月份

6月1日,經2023年安徽省少兒書畫大賽評委會評選,我市共100件作品獲等級獎,其中一等獎14件,二等獎36件,三等獎50件;市直一等獎3件,二等獎5件,三等獎8件,市文化館獲省少兒藝術普及優秀單位稱號。

6月5日,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命名滁州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的通報》(滁〔2023〕16號),滁州市文化館獲“第十三屆滁州市文明單位”命名。

6月10日,滁州文旅直播間(非遺直播間)建成投入使用。直播間集直播、體驗、展示、交流于一體,全年開展2023年滁州市文旅消費季“覽康養亭城”之“品沁人好味、游度假勝地、揚滁城文化、游江淮美景、踏滁城指南、縱馬黛山間”等主題直播活動6場次,“非遺美食節”、“滁城非遺,巡禮之旅”、“醉‘美’非遺,盡在滁城”等非遺主題直播活動3場次,線上點擊量破千萬人次。

6月10日, 組織開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開展線上線下宣傳,在《滁州日報》刊登專版主題公益廣告,舉辦線上直播主題活動“非遺美食節”,通過安徽公共文化云和“鳳凰網安徽直播平臺”、“風直播”等聯機直播推介“甘露餅”、“鳳陽糖畫”、“瑯琊酥糖”、“池河雪片糕”、“酥笏牌”、“管壩牛肉”、“定遠鹵鵝”、“馬廠羊肉面”等8個項目,線上點擊量超140萬人次。

6月10日,鳳陽花鼓《王三姐趕集》參演2023全國非遺曲藝周(舉辦地:湖北武漢)。

6月16日,舉辦“粽情端午 歡聚一堂”端午主題聯誼會,活動邀請環衛、保潔工人共同參與。

6月17日,“我們的節日·端午”線上知識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6月27日)。

6月17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寄情百草·對飲端陽”2023年端午節非遺研學活動。活動分端午民俗體驗、手工制作、主題文化普及等多個環節。

6月20日,組織志愿者赴紫薇社區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安全生產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6月21日,文化志愿者藝術團參加武警滁州支隊紀念重新組建40周年文藝活動。

6月22日,《滁州廣播電視報》連續推出專版對第四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獲獎作品進行選登(截止8月31日,共14期專版)

6月27日,文化志愿者藝術團參加紫薇社區2023年迎“七一”文藝演出活動。

 

7月份

7月3日,2023年暑期少兒研學課開課,7月至8月每周開設相關門類的研學體驗課,共計安排48節課。以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開展以傳統美術(滁州剪紙)、傳統技藝、詩詞朗誦和音樂教學等為主的研學體驗課活動。

7月3日,“全椒民歌”參加“魅力烏拉特”第七屆西部民歌會(舉辦地: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獲“最佳表演獎”和“最佳人氣獎”。

7月9日,漢文化研學社2023暑期(四期)研修班開課。

7月28日,第五批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28人)公布,《關于公布第五批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滁文旅發〔2023〕25號)。

 

8月份

8月4日,滁州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公布滁州市文明單位創建品牌的通報》(滁文明辦〔2023〕31號),滁州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藝術團榮獲滁州市文明單位創建“優秀品牌”。

8月8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滁州市承辦第十五屆省運會、第八屆省殘運會、第九屆省少數民族運動會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通報》(滁〔2023〕21號),市文化館1名同志榮獲“先進個人”表彰。

8月20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荷其有幸·香遇時光”2023年七夕節非遺研學活動。活動分非遺荷花香牌制作、傳統香篆文化體驗、夏季養身花茶品鑒、荷花主題茶飲展示等多個環節。

8月21日,第四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優秀作品展上線安徽畫廊網上展廳。

8月25日,《關于命名首批“滁州市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通知》(滁青聯〔2023〕31號),滁州市文化館獲首批“滁州市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命名(傳統文化傳承類)。

8月25日至27日,舉辦2023年“滁州剪紙”研培班(第二期),赴“揚州剪紙”(揚州工藝美術館、揚州剪紙博物館)學習交流。

8月27日,梅芳苑黃梅戲藝術團舉辦成立十二周年暨彩唱大練兵活動。

8月31日,7月、8月暑期期間,迎接安徽大學、滁州學院等多所大中專院校和中小學校來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9月份

9月1日,組織志愿者赴紫薇社區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江淮普法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9月13日,廣場舞《歡騰的鼓鄉》參加2023年全國廣場舞展演——廣場舞大會(鄭州片區)。

9月13日,“遙寄相思對月明”中秋自拍墻上新。

9月15日,第四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優秀作品展在市文化館四樓綜合展廳開展(展期至10月31日)。本屆交流會自今年初啟動,征集優秀書畫作品1000余幅,150余幅作品入選《第四屆“新滁州·新風采”書畫藝術交流會優秀作品集》,100余幅作品獲獎并展出。10月26日《滁州廣播電視報》2整版報道展覽和頒獎活動。

9月17日,“跟著詩詞去旅行”詩詞朗誦表演公益課(第三期)開課。“跟著詩詞去旅行”詩詞朗誦表演少兒公益課(第三期)繼續以經典古詩詞創作和內容背景解析、語音發聲基礎、朗誦訓練和配音等為主要授課內容,共計12課時。

9月19日,“月圓中秋·喜迎國慶”中秋國慶主題線上知識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10月9日)。

9月21日,舉辦“滁城非遺,巡禮之旅”線上直播主題活動,通過安徽公共文化云和“鳳凰網安徽直播平臺”、“風直播”等聯機直播推介“滁菊”、“老明光酒”、“明光魏氏艾草”、“龍興御液”、“銅城月餅”、“定遠小磨麻油”等6個項目,線上點擊量超87萬人次。

9月22日,“滁菊制作技藝”參加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展豐收·中國農耕文化展”非遺互動體驗活動(舉辦地:蕪湖)

9月23日,漢文化研學社舉辦“拾花釀秋·桂滿枝頭”2023年中秋節研學活動,活動分古法復原木樨香方、柳編花藝燈籠制作、夢華錄洛神桂花飲、月神形象變遷歷史、中秋主題拍攝打卡等多個環節。

9月23日,第九屆中國農民歌會“匠心獨韻·長三角非遺展”在市博物館開展,共展出作品約200余件,涵蓋根雕,貝雕、剪紙、鳳畫、陶瓷、刺繡、甌塑、泥塑等長三角地區各具特色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展期至10月30日)

9月23日,承辦第九屆中國農民歌會“大地情深·全國群星獎優秀作品交流展演”。此次展演作品來自江蘇、浙江、山東、安徽各地的群眾文藝優秀團隊,通過歌曲、小品、戲曲等多種表演形式,唱響時代主旋律,展現群眾文藝發展新成果,共同為現場觀眾奉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展演獲得了文旅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新華網、文旅中國、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安徽新聞網等網站,《安徽日報》《滁州日報》《滁州廣播電視報》等媒體刊載。

9月26日,滁州市文化館清流京劇社舉辦成立五周年票友演唱會活動。

9月27日,組織志愿者赴勝利社區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愛國衛生法治宣傳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9月28日,組織志愿者赴瑯琊山北大門開展“中秋國慶旅游 文明健康同行”2023年假日文明旅游志愿宣傳服務活動。

9月29日,“瑯琊文化杯”全市硬筆書法大賽作品展在瑯琊區文化館三樓展廳開展(展期至10月7日)。大賽共收到參賽作品1051件,其中少兒組866幅,成人組185幅。評出成人組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0名;少兒組一等獎6名,二等獎12名,三等獎24名,優秀獎40名。

 

10月份

10月11日,鳳陽民歌《再唱鳳陽歌》、全椒民歌《又唱秧歌》參加第十四屆皖江八市群藝(民歌)大賽,分獲金銀獎,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舉辦地:黃山)

10月19日,“秦欄鹵鵝” 參加2023年“共飲長江水”長江文化藝術周——長江流域非遺美食展的函(舉辦地:蕪湖)

10月20日,“甘露餅”參加第六屆大運河城市非遺展。(舉辦地:江蘇淮安)

10月27日,“瑯琊酥糖”、“洪山戲”參加2023“運河尋夢 共享瑰寶”中國(宿州)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展暨非遺進景區活動。(舉辦地:宿州)

10月28日,漢文化研學社“四時雅事”學堂(第二期)開課。“四時雅事”學堂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為主線,開展傳統文化藝術普及和培訓等系列活動。第二期含“共剪西窗(滁州剪紙)”、“丹鳳朝陽(鳳畫)”、“草木識香”、“得閑飲茶”四個板塊,共計4課時。

 

11月份

11月5日,省文化館全民藝術普及資源庫系列欄目組來館拍攝“學才藝”專題(“跟著詩詞去旅行”詩詞朗誦表演少兒公益課)。

11月5日,漢文化研學社2023年公益課(第五期)研修班開課。

11月12日至13日,省文化館全民藝術普及資源庫系列欄目組來滁拍攝“尋趣”專題(梅芳苑黃梅戲藝術團)、“尋味”專題(甘露餅)。

11月10日,組織志愿者赴紫薇社區開展“周五一小時 扮靚我的家——消防宣傳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11月12日,《花鼓敲響新時代》參加“引領新風尚 歡躍新時代”2023年安徽省廣場舞集中展演。

11月18日至24日,“滁山與我最多情”——首屆滁州市“陽明文化活動周”舉辦。活動周以“滁山與我最多情”為主題,由“山水滁州”“醉美滁州”“寄情滁州”三個篇章和七大系列活動組成,串聯起滁州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展現醉美亭城的文化魅力。活動周包括主題講座、非遺課堂、漢服游藝、文藝調演、展銷集市和集章打卡贏好禮等活動。

11月19日,承辦“滁山與我最多情”——首屆滁州市“陽明文化活動周”系列活動社會藝術教育成果展演。

11月20日,承辦第十一屆“民生杯”鄉鎮綜合文化站文藝調演。

11月22日,“滁州剪紙(濠州剪紙)” 參加2023年“徽風皖韻 共享瑰寶”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演活動暨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舉辦地:蚌埠市)

 

12月份

12月1日,“墨韻芳華”百幅書畫小品展在市文化館四樓綜合展廳開展(展期至2024年1月31日)。

12月9日,2023年安徽“群文之星”藝術影像大賽年度頒獎盛典舉辦(舉辦地:蚌埠市),我市6幅作品獲優秀攝影作品獎,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

12月25日,“慶元旦 迎新年”線上知識競答活動上線(此項活動至2024年1月月10日)。

12月28日,舉辦“醉‘美’非遺,盡在滁城”線上直播主題活動,通過安徽公共文化云和“鳳凰網安徽直播平臺”、“風直播”等聯機直播推介“滁州剪紙(明光剪紙、定遠剪紙、濠州剪紙)”、“儒林根雕”、“秦欄鹵鵝”、“定遠橋尾”、“童小六鹵菜”等多個項目,線上點擊量超60萬人次。

12月28日,《關于2023年安徽省“六一”少兒文藝調演獲獎名單的公示》,滁州市實驗幼兒園、滁州市第一幼兒園《睡夢小精靈》獲一等獎,滁州市小百合舞蹈學校《我會用筷子啦》和舞與倫筆藝術中心《綻放》獲三等獎,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

版權所有:滁州市文化館 地址:滁州市瑯琊區清流中路1170號 電話:0550-3048773、3046691
郵編:239000 郵箱:[email protected] 技術支持:中天科技

皖ICP備1300579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