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6-12-28 瀏覽:1745次
12月28日,裝飾一新的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建成并正式對外免費開放。滁州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樹,省文化廳非遺保護處副處長謝險峰,省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俞勇,省文化館王永敬主任,《滁州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李瑩,市文聯副主席徐紅,市文廣新局局長楊成志,各縣、市、區文廣新局、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的領導,市文化館、市演藝集團和市館館辦團體成員以及各界來賓100多人出席了開館儀式。
開館儀式由市文廣新局局長楊成志主持。市文化館館長、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鄭德泉介紹了非遺展館建設及相關情況。市委宣傳部部長李樹為非遺展館揭幕。儀式結束后,省市領導以及來賓和各界人士在局領導和館領導的陪同下,走進裝飾一新的展廳,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展覽展示。
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坐落在滁州市清流中路1170號市文化館一樓,展館面積約250平方米,全面展示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十多年里取得的驕人成績。據展覽方介紹,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普查出非物質文化遺產15大類,882項。經逐級申報,確定縣級279項,市級68項,省級19項,國家級2項。我市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1人,省級20人,市級51人,縣級258人。鳳陽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被安徽省文化廳命名為安徽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被中國曲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該縣和滁州學院、安徽科技學院被安徽省文化廳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全椒縣、南譙區被安徽省文化廳命名為安徽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為了將這些保護成果全方位、立體化地向全社會展示,喚起全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意識,展館采取傳統的展陳形式和現代高科技相結合的手段,利用圖片、led大屏、音頻、視頻、場景還原、實物、幻影成像等形式,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地向觀眾介紹了我市十多年來在非遺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展館在有限的空間里,將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成民間音樂、民間戲曲、傳統手工技藝、民俗、民間雜技、民間美術、大事記等七大板塊,將地域性和普及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融合,力求讓觀眾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詩情畫意、文化價值和精神特質。
從開館之日起,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將全天候對外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