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文廣新局網站 作者:市局社文科 發布時間:2018-10-11 16:38:16 瀏覽:608次
10月10日,滁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云霞帶領市人大常委會非遺執法檢查組,赴南譙區、明光市、滁州學院、滁州市非遺中心,檢查《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貫徹實施情況。滁州市政府副市長陸峰、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學武分別陪同調研、參加座談。
檢查組一行實地考察了南譙區烏衣非遺小鎮、明光剪紙傳習所、滁州學院非遺教育傳習基地等,察看了國家級非遺項目鳳陽花鼓、省級非遺項目端鼓、市級非遺項目明光剪紙的保護傳承情況,參觀了烏衣非遺小鎮皮影館等非遺研學基地、滁州市非遺館等,并與市文廣新局、財政局、教體局等部門負責人座談交流。
市文廣新局局長郝慶孝代表市政府匯報全市貫徹實施《條例》情況。自2018年1月《條例》實施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推進“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一是不斷加強《條例》的常規宣傳和節慶期間的重點宣傳,形成良好社會氛圍;二是加強非遺傳承人和項目保護,落實150萬元專項經費,51個市級非遺傳承人每人每年獲3000元補助費,新建9個市級非遺傳習基地,重點保護6個非遺項目;三是廣泛開展非遺保護成果展示活動,成功舉辦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活動,承辦“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省、市級主場活動,組織參加全國非遺曲藝周等國內交流活動,有力擴大了我市非遺的影響力。
朱云霞指出,《條例》實施不到10個月,我市政府各部門貫徹落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她強調,下一步,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遵循,進一步提高對非遺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宣傳,通過學習讓各級干部真正了解和掌握《條例》的主要內容,通過宣傳進一步提高《條例》在廣大群眾中的知曉率和普及率;二要正確處理好非遺的保護與利用關系,結合旅游做好非遺產品的開發利用;三要強化績效考核評估機制,實行非遺傳承人、非遺項目和非遺傳習基地的動態管理,實現非遺保護精準施策;四要進一步加強保障機制,在不斷加強政府保護力度的同時,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非遺保護,實現保護工作機制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