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文化惠民,深入人心
來源:滁州文化旅游微信公眾號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9-12-02 15:41:30
瀏覽:679次

為提高鄉鎮綜合文化站服務效能,展示民生工程建設成果,11月28日下午,由市民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各縣(市、區)文化和旅游局及市文化館等協辦的第八屆“民生杯”鄉鎮綜合文化站文藝調演在滁州大劇院隆重上演,來自8個縣市區的16個優秀基層文藝節目現場角逐本屆文藝調演的各個獎項。據了解,近年來,我市以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
當天下午3點,第八屆“民生杯”鄉鎮綜合文化站文藝調演在滁州大劇院準時上演。首先登場的是全椒縣襄河鎮綜合文化站,他們帶來了民樂合奏《文木禮贊》,古樸悠揚的管弦音律展示了儒林之鄉的獨特魅力。緊隨其后的是鳳陽縣府城鎮綜合文化站,他們跳起了自己編排的特色舞蹈《花鼓敲響新時代》,謳歌了黨的惠民政策和民生工程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重大變化。此后一個多小時,表演唱《黨的政策暖心房》、朗誦《惠風和暢話民生》、快板《豐收喜悅唱不盡》、黃梅戲《路遇》、嗩吶獨奏《喜慶豐收年》、大鼓《民生工程為人民》等十余個節目輪番上演。 11月28日,全椒縣二郎口鎮綜合文化站代表隊的演員們在表演雙條大鼓《民生工程為人民》。 計成軍/攝 “參加本次調演的16個節目均是從各縣市區鄉鎮文化站專場調演中精選而出的。”市文化和旅游局一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這些優秀的基層文藝作品,以民生工程、扶貧攻堅、美麗鎮村建設等為題材,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展現了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心,同時也展示了我市的民生工程建設成果以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圖景。”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民生,是社會和諧之本。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目標,持續實施各項民生工程,在扶貧、三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教育文化等方面,累計投入資金121.16億元,惠及全市城鄉居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與此同時,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配套出臺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農民文化活動、農家書屋運行維護4項文化惠民工程實施細則,同步推進公共文化場館開展“線上、線下”文化活動,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 11月28日,滁州市第八屆“民生杯”鄉鎮綜合文化站文藝調演在滁舉行,整臺演出用舞蹈、戲曲、樂器演奏等多種形式,宣傳民生工程,展示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計成軍/攝 2016年以來,我市以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為抓手,打通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已建成104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899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142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市130個文化場館和1029個農家書屋均免費開放,1029個行政村實現每村每月看一場電影、每年看一場戲、每年補充更新1600元圖書,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