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市文化館 發布時間:2022-06-15 08:54:01 瀏覽:1572次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滁州市文化館精心籌備、周密安排,寫好“四篇”文章,積極開展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社會反響。
——寫好“主題日”文章
賞非遺、購好物,6月10日至11日,圍繞“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主題,舉辦“非遺購物節”線上直播推薦活動。活動邀請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醫藥等10個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做客網絡直播間,通過現場推薦、觀眾互動等環節,向觀眾介紹非遺項目的來歷、制作工藝、非遺產品等,講述“滁州非遺”與現代生活不斷碰撞、融合的精彩故事。直播活動以展示展銷相結合,集中呈現了滁州非遺保護傳承成果,累計觀看達115.8萬人次,在推動全民參與、發揮非遺助力紓困惠企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寫好“數字化”文章
體驗多彩非遺、感受文化魅力,為打造非遺數字化體驗空間,“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滁州數字非遺”線上平臺和“非遺互動墻”線下體驗設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滁州數字非遺”線上平臺依托“滁州智慧文旅”大數據中心,采用“1+8”模式,圍繞滁州市國家級、省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設置有手繪非遺地圖、非遺項目介紹、非遺傳承人簡介、非遺VR展館、非遺產品和非遺文創等模塊,提供“學、聽、看、購、玩”等智慧化線上服務。建于非遺展廳的“非遺互動墻”數字化體驗設備,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全面介紹了滁州市國家級、省市級非遺保護代表性項目,參觀體驗者可通過觸摸和手勢操作,從視覺和聽覺多角度了解并體驗滁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寫好“研學”文章
市文化館“我們的節日”非遺研學活動已連續舉辦多年,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為迎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端午期間“國韻悠長·粽享端陽”非遺研學活動在吳棠故居熱鬧開展,活動分端午民俗體驗、手工制作和主題文化講座三個部分,吸引了眾多漢文化愛好者積極參與;與此同時,為做好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培養“小小傳承人”,新增的省級非遺項目“滁州剪紙”暑期少兒研學課已蓄勢待發,即將閃亮登場。
——寫好“宣傳”文章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積極組織線上線下宣傳,開展文化下鄉志愿服務活動,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展;刊登“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專版公益廣告,在《滁州日報》整版圖文介紹新增的“鳳陽嗩吶”、“南譙民歌”、“馬崗燒傷療法”等7項省級非遺項目,社會關注度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