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14 瀏覽:2512次
8月10日晚上七點半,滁州市人民廣場露天舞臺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由滁州市文廣新局主辦,滁州市文化館承辦的滁州市第十二屆廣場納涼晚會進行了最后一場演出。滁州市文化館及其所屬五個館辦文藝團隊的150多名文化志愿者擔綱演出了這場壓軸晚會的全部節目,受到市民和觀眾的熱烈歡迎。
市文廣新局自2012年3月份啟動了“千百十”文化志愿者服務工程,當年年底即在全市范圍內招募了來自全市各行各業的文化志愿者1000名,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群眾文化的主體。市文化館積極響應市局號召,在較短的時間里招募了150多名文化志愿者,先后充實到青少年民族樂團、合唱團、青少年舞蹈團、梨園春京劇藝術團、梅芳苑黃梅戲藝術團等五個館辦群眾文藝團隊中。經過一年多的辛勤耕耘,五個館辦團隊已經成為踐行文化志愿服務理念和繁榮公共文化事業的主力軍和有生力量,多次在全省和本市舉辦的比賽和重大場合中亮相,受到各方好評,被譽為滁州市文化界的“夢之隊”。
當天晚上人民廣場露天舞臺的室外溫度高達40多度,但所有參與納涼晚會準備工作的150多名演職人員士氣高昂,干勁十足,大家戰高溫,斗酷暑,投入全部身心為演出做好各自的分內工作。臺前幕后秩序井然,一派繁忙景象。在克服了高溫酷暑和臨時停電等等困難后,納涼晚會在歡快的序曲和閃爍的燈光中正式開始了。
大合唱《在燦爛的陽光下》和《走向復興》拉開了晚會的序幕。緊接著,市館青少年舞蹈團的16名小演員八、九歲的小演員舞動著大紅的中國結蹦蹦跳跳上了場,表演了民族舞《紅紅的中國結》。小演員們活潑可愛的造型和熱情投入的表演受到市民和觀眾的一致歡迎。演出期間,市館合唱團的兩位演員登臺獻上各自的男女聲獨唱——《母愛》和《萬世根本》;市館的兩個戲曲團體——梨園春京劇團和梅芳苑黃梅戲團的演員們也先后登臺,演出了表演唱《永葆戰斗青春》和《山野的風》。
值得一提的是,當晚的節目體現出了濃厚的異國情調和少數民族風格。青少年民族樂團演員昂然用于領奏的樂器馬林巴起源于南美地區,是由美國音樂家加以改進和完善的一種打擊樂器;市館舞蹈隊表演的印度舞《東巴佳麗》充分展示了印度人民的能歌善舞和熱情奔放,華麗的服裝結合豐富的肢體語言令人賞心悅目;而合唱團演唱的女生小合唱《山楂樹》則表現了俄羅斯歌曲的優美和抒情風格;還有前來助興的南譙區烏衣鎮第二社區文化志愿者,她們的舞蹈《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表現出了我國蒙古族人民對遼闊草原美麗風光的依戀之情。最后晚會在合唱團《共產黨好,共產黨親》的歌聲中順利結束。
整臺晚會緊緊圍繞“同心共筑中國夢”的主題,以“助推經濟升級,奉獻滁州之夢;踐行文化服務,繁榮滁州文化”為宗旨,唱響時代的主旋律,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和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