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何奇 發布時間:2013-11-25 瀏覽:2179次
11月17日至21日,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山東藝術學院協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的解讀與貫徹落實培訓班”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受省非遺保護中心安排,我市非遺保護中心派員代表安徽省非遺工作者參加了此次培訓班。
在為期5天的培訓活動中,培訓方安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小璞和多名從事非遺專項研究或相關領域研究的國家級專家學者,分別針對《非遺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制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名錄制度》進行了解析與闡釋。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山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李宗偉也闡述了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現狀與發展。
此次培訓班采用課堂講授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除授課外,還組織學員參觀了山東魯西南織錦藝術館、山東民間剪紙藝術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場館,觀摩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魯南五大調”、“挫琴”,并欣賞了“魯南五大調”和“挫琴”表演專場音樂會。
培訓活動結束后,學員們表示,此次培訓提高了他們對《非遺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等相關法律法規的理論認識,加深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實際領會。對于貫徹落實《非遺法》,科學有序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