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滁州市文化館 作者:魯茂文 發布時間:2015-08-14 瀏覽:1140次
近年來,全椒縣文化館將文化惠民工程作為改善民生、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來抓,著力打造文化民生工程服務品牌,把文化的種子植入椒陵大地,讓文化的甘霖潤澤百姓心靈,讓城鄉群眾共享文化民生工程建設成果。
一、實現場地365天常年開放。文化館認真落實《安徽省文化館服務標準》,按照“免費開放服務不打折,文化為民質量上臺階”的要求,三樓多功能廳常年對外免費開放,每天開放時間達8小時以上。目前,有陽光藝社、大家樂舞蹈隊、黃梅戲興趣小組等6支群眾文藝隊伍常年在此活動,文化館為他們做好播放舞曲、免費培訓、藝術指導等服務。
二、創優文化民生工程服務品牌。充分發掘地域文化資源,以地區特色文化為載體,精心組織開展了民間花燈正月十六走太平和花燈大賽、新春戲迷聯歡會、鄉鎮綜合文化站文藝調演、全椒民歌大賽、全椒民歌培訓班、文化站長培訓班、免費舞蹈培訓班、暑期少兒器樂免費培訓班、“放飛夢想 秀出真我”慶“六一”少兒才藝秀、 “牽手夕陽紅 共圓中國夢” 敬老院慰問演出、“百館千村”文化結對共建慰問演出、關愛農民工聯誼晚會、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展演、非遺宣傳走進美好鄉村等系列活動。文化館致力于將其打造成為具有較高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積極營造歡樂祥和的文化輿論氛圍,努力滿足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好評和熱捧,為“文化全椒”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建立文化民生工程服務示范點。文化館拓展免費開放空間,在縣城內建立了廣電大廈、奧康商業步行街、老年大學、太平橋廣場等4個紅紅火火文化活動示范點,其中廣電大廈示范點還被市文廣新局授予“滁州市十大特色文化社區(廣場)”的榮譽稱號。在鄉鎮設立了馬廠鎮馬廠村、石沛鎮黃栗樹村、大墅鎮劉興村等9個基層文化示范基地,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送文化、種文化”服務,強力推進文化民生工程服務均等化、普惠化、縱深化建設,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努力推動全椒文化民生工程實現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