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長市文化館 作者:天長市文化館 發布時間:2023-10-20 10:50:04 瀏覽:920次
為了進一步調查和摸排安徽省天長市境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10月14日,天長文化館邀請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何奇老師對天長市禹王河流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專門考察調研。
調研組一行來到位于鄭集鎮船塘村禹王河沿岸,對該沿河流域的地理環境、歷史傳說、風俗習慣、傳統美食、文物遺存進行考察和核實,詳細詢問了禹王河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認為禹王河流域人文底蘊深厚,文化遺存豐富,保護和傳承禹王河流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意義重大。
考察完后,在船塘村會議室何奇老師和宰銀國館長對船塘村擬在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傳統技藝領域的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書》進行專業輔導。
通過此次對禹王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研,細化了天長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范圍,第一次以流域作為基本面系統的梳理了沿河流域的民間傳說、風俗習慣、傳統技藝等情況,為以后開展專門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提供了樣本。
附錄:相傳禹王河是古人在自然河道上開挖的一條溝通淮河與長江的古運河。流經盱眙、天長、六合兩省三縣。宋代學者沈括、明代工部主事郭子章、明代工部尚書吳桂芳、清代河道總督王新命和董安國、清代泗州知州莫之翰、清代學者閻若璩、清代狀元張謇等人都對此河進行過論述,而趙而巽編著《清史稿》也對禹王河進行了專門的介紹。在禹王河流域留下了很多古老地名、民間傳說、風俗習慣、傳統美食,幾千年來,禹王河是天長人民不可磨滅的文化記憶。